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网络整理 2022-05-25 最新信息

《中庸》是《礼记》的第三十一篇,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这一篇不温不火的文章到宋代突然大火,程颐、朱熹等大儒纷纷对其进行注解。大火之后的《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了科举必读书。《中庸》的地位从此确立。

《中庸》地位的确立就引发人们对“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的讨论。

“中庸之道”的精髓在文中说得很清楚——致中和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未发就是你已经接受到信息,此时心已经作出反应,但是脸上,行为上、言语上还没有表现出来,也就是心已经知而未显现也,这种状态叫做中。

发而皆中节就是你的行为,言语表达即符合你的身份,又符合整个大局,又符合儒家的标准,总之没有不符合的,这就是和。

我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致中和。

曾子是有名的孝子,他父亲脾气有些爆,有一次其父曾皙见曾子将瓜苗锄断,大杖以击其背,曾子当场昏迷。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过了一段时间后曾子醒来走到其父房间说:

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孔子家语》

大意就是我刚才做错事情了,父亲用力教训我,自己没有受伤吧,接着自己跑到房间里弹琴证明自己没有事。

曾子以大杖击背有两个选择,一是躲、二是不躲。从大杖下来到未碰到背的那一刻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时曾子心里已经对大杖击背这件事心中有反应了,还没有呈现出来。

接着曾子“发”了,他没有躲,而且晕后主动向父亲请罪,又回房弹琴让父亲不要担心。

这些做法是不是“和”呢?

孔子对曾子的行为评价是: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孔子家语》

孔子对于曾子这件事情的评价是曾子没有做到和,因为曾子如果被打死了将陷父亲不义,而且自己也失去再进孝的机会,其父也因为杀人而犯罪。

孔子给出这件事情的致中和的方法是: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中庸》中特意提到做到中庸,做到致中和是很难,并且点出难点。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智者、愚者,贤者,不肖者都做不到致中和。智者和贤者容易用力过猛,比如像曾子在对待自己父亲这件事情上执于“孝名”而过了,愚者和不肖者他们压根心中就没有孝,心中只想着自己的私利,不管是小棰、大杖都会逃跑。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所以“中庸之道”的精髓最终还是落到未发之时的——心。

如果你的心是一片清澈,没有一丝杂念,那你“发”的一切一定是和的,反之一定是不和的。

这个思路为儒家的一个分支——心学开辟了道理,也为后来的阳明心学的创立打下理论基础。

所以中庸之道的精髓就一个字“和”,你要做到的就是致中和。

Tags:中庸   孔子   儒家   礼记   论语   孟子   大学   朱熹   钢琴   程颐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