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什么是十一抽杀律?2500年仅执行过4次,只因过于残酷(雍正十一年是哪一年)

网络整理 2022-05-20 最新信息

文/刺猬

什么是十一抽杀律?2500年仅执行过4次,只因过于残酷

Decimation,是一个泛着残酷与血腥色泽的英语单词。

译成中文,即“大批杀害、大量毁灭”。

作为军规,肇始于罗马共和国、令人悚栗的“十一抽杀律”。

01

古罗马,先后经历了罗马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年~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 27年)及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三个阶段。

其间,罗马帝国最为强悍,是当之无愧的地中海霸主,地盘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拥有号称“陆战之王”的罗马军团。

毋庸置疑,长达近1500年的罗马帝国史,其实就是一部罗马军团的纵横杀伐史。

对内镇压暴乱,铁腕无情;

对外辟疆拓土,所向披靡。

罗马军团不仅战技精熟,且军纪残酷,连惩罚起自己来人,也足够严苛冷血。

此即“十一抽杀律”。

其目的,在于消除部队中的恐慌与怯战心理,坚定作战决心。

“十一抽杀律”,为罗马军团独创战时刑罚手段。

即对军中叛乱、哗变者,或大规模临阵脱逃部队,施以集体惩处;

对丢失军旗、军徽的军团,亦有可能会被执行“十一抽杀律”。

至于规则,那真叫一个简单粗暴:

将受惩部队10人为一组,然后掣签抽取。

必须全员参加,一人一签。

此种抽签,全靠运气。

不幸中签者,将被立即执行处决,不容申辩。无论他的人品、颜值如何,军衔多高,此前获过多少荣誉。

处决方式同样简单粗暴,就地取材,用石头或棍棒打砸致死。

许因屠杀自己战友的“十一抽杀律”过于残忍,史上有据可考的,仅执行过四次。

什么是十一抽杀律?2500年仅执行过4次,只因过于残酷

02

其中有三次,发生在古罗马时代。

第一次,上演于公元前471年。

是现存最早有关十一抽杀律的文献记载之一。

彼时,居住于拉提乌姆东南部利里斯河一带的沃尔斯奇人(一译伏尔西人),经常联合埃奎人与拉丁同盟,抽冷子袭扰罗马,打完抢完就跑。

罗马很生气,决定痛殴沃尔斯奇人,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可是,军中不少士兵根本不愿打仗,军心涣散,以致沃尔斯奇人杀来,便成建制溃逃,一败涂地。

自然,罗马君主大为光火,遂发明推出“十一抽杀律”,对临阵脱逃者施以严惩。

这便是关于抽杀律的最早记载,但到底处死了多少士兵,数目不详。

什么是十一抽杀律?2500年仅执行过4次,只因过于残酷

斯巴达克斯起义

第二次,也是最为著名与血腥的一次,发生于公元前71年。

当时,色雷斯角斗士率领被压迫奴隶,发动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的战争,史称斯巴达克斯起义。

因罗马高层醉心享乐,奢靡无度,几无战斗力,而斯巴达克斯所到之处,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眼见战况越来越糟糕,罗马元老院惊慌一片,不得不起用一直被他们鄙视和忌惮的大奴隶主、与凯撒、庞培并称“罗马三巨头”的克拉苏担任统帅,迎击斯巴达克斯。

此前,因接连输给起义军,罗马军队士气低落,人人惧战。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克拉苏施行了“十一抽杀律”,对战败队伍进行追责。

据罗马帝国简史(2018,水木森作品)记载,在此次惩罚中,共有4千名兵士被处以极刑,倒在了战友脚下,其中不乏高级军官。

“他才是最可怕的人。”

面对冷血屠戮,罗马士兵对克拉苏的恐惧,远远超过了斯巴达克斯,并在日后的作战中变得英勇无畏,宁死也不敢退却。

什么是十一抽杀律?2500年仅执行过4次,只因过于残酷

弗拉特斯四世的军队

第三次,发生于公元前36年。

为征服帕提亚帝国(又名阿萨息斯王朝或安息帝国),凯撒大帝最倚重的指挥官马克·安东尼,亲率10万大军,包括6万罗马步兵,1万高卢和西班牙骑兵,3万西亚当地步骑兵,浩浩荡荡杀向了帕提亚的米底亚省。

帕提亚的国王弗拉特斯四世,获知情报后马上组织精锐骑兵,闪击奇袭罗马辎重队,杀伤万余人,并缴获全部攻城器械。

面对败局,安东尼恼火不已,对临阵脱逃的罗马军团,毫不留情地执行了“十一抽杀律”。

具体有多少人霉运临头,就此丧命,数目不详。

什么是十一抽杀律?2500年仅执行过4次,只因过于残酷

03

第四次,发生于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放眼古今,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莫过于此战。

从1942年6月28日开始,至1943年2月2日结束,一共持续199天。

战前,纳粹德国投入200万兵力,苏联投入300万;

及至结束,德国伤亡150万人,苏联200万。

在当时守卫斯大林格勒的苏军中,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占领了厨房,但客厅还在敌人手中。”

一个士兵活一天是班长,活两天是排长,但不可能升到团长的职位。因为几乎没人能活过五天。

战事最惨烈的时候,一名士兵在战场上活不过9分钟,军官则是3天。

让时间回到1942年9月,德军霍斯的装甲集团军步步紧逼,无情杀戮。

迫于强大压力,苏军不得已大量逃亡。

如何才能遏制颓势,激发必死斗志?

苏军一步兵师师长,便对所有溃退回预备队的士兵,采取了“十一抽杀律”:

在手枪中装满子弹,接着下令全师列队。

一番训话之后,他走到士兵面前,挨个数数。

1、2、3、4…

每数到10,就对着数字为10的士兵面部,扣动扳机,当场处决,直至打光弹夹中的全部子弹。

04

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与“十一抽杀律”相类的军规,当属“罚战”。

《百战奇法》约成书于北宋末,与《孙子兵法》《六韬》《司马法》《尉缭子》等并称“中国古代十大兵书”。

清雍正视如至宝,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

对于“罚战”,书中如是言:

凡战,使士卒敢进而不敢退,退一寸者,必惩之以重刑,故可以取胜也。法曰:“罚不迁列。”

大意是说,大凡作战,与敌遭遇,须使士兵奋勇前进而不敢后退。

而对于畏敌后退一步者,务必施以重刑,且就地执行,绝不迁延。

唯有如此,方能打胜仗。

“罚不迁列”,语出《司马法•天子之义第二》。

《司马法》,春秋时期重要军事著作之一,传出自姜太公之手。

迁列:移动队列。即指处罚违规士卒要就地执行,连队列都不用移动,速斩速决,以振士气。

什么是十一抽杀律?2500年仅执行过4次,只因过于残酷

杨素

05

隋朝开国功臣、官至司徒的越国公杨素,便是“罚战”军规的坚定执行者。

据《隋书·杨素传》载:

(杨素)驭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临寇,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不下十数。流血盈前,言笑自若。
及其对阵,先令一二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三二百人复进,还如向法。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

杨素带兵,军容严整。对违反军令者立即斩首,绝不宽宥。

每每大战在即,杨素必找出犯有过失的士兵,当众斩杀。

多者一次上百人,少者十数人。

杀人太多,血流成河,漫延帐前,杨素却依旧谈笑自如,若无其事。

及至与敌对阵,杨素先令三百人进击。如能攻陷敌阵,也便作罢;如不能冲破敌阵而活着回来者,不论多少,一律斩杀。

然后再派二三百人,继续进攻,对不能陷阵而生还者,照旧格杀。

众将士皆惊恐战栗,人人抱定必死之心,奋勇搏杀,故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什么是十一抽杀律?2500年仅执行过4次,只因过于残酷

06

戚家军,成军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的浙江义乌,故又称义乌兵、浙军,总兵力4千人,主力为义乌农民和矿工。

以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的斩级记录,成为明朝历史上的常胜军。

而累累功绩的取得,得益于主帅戚继光的铁腕治军。

在其所著《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中,皆记有“戚家军军规”。

对于作战,如此严令:
临阵诈称疾病者,斩首;
临阵抛弃军器者,斩首;
临阵退缩者,斩首;
一人退却则一人斩首,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
队长殉职而全队退却,则全队斩首;

诚然,如无铁律,何来铁军?

且军人的至高荣耀,便是翱羽御疆,马革裹尸。

但在慨叹战争惨烈、军规残酷的同时,亦祈愿天下和平,再不起刀兵。

什么是十一抽杀律?2500年仅执行过4次,只因过于残酷

ps:有人说,军规如此冷血。等上了战场,我不冲也不逃,装死不就得了?

下回,咱接着聊这个话题:战场之上,为什么不能装死?

Tags:罗马   斯巴达克斯   伏尔加格勒   苏联   恺撒大帝   Jeep指挥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北宋   世界历史   庞培   刺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