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从开皇之治到新的纪元,150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在"科举"?

网络整理 2019-06-09 最新信息

炎热的端午,躁动的青春,又是一年高考季。

于是,信来很想写一篇有关高考或者说科举的文章,但又怕水平不足,以致贻笑大方,但思前想后,还是略作一试。

公元581年,建立了大隋朝的隋文帝杨坚,有感于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渐形成的由门阀士族垄断人才晋升和堵塞阶层流动的弊端局面,强力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改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和各级官员,使得"科举制"初具雏形。

从开皇之治到新的纪元,150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在&ampquot科举&ampquot?

后来,又经过唐、宋,元各代的改革完善和发展,至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制度算是"功德圆满",最终定型。

科举考试也正式成为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的是,在形成之初,科举制还是有非常之积极意义的。

不管怎么说,它最起码为寒门弟子包括最基层的民众开启了一扇可以向上游社会流动的"天窗",使得就科举本身而言,天下是公平的。

而且,“科举制”也着实培养出了一些人才,尤其是在其刚刚实行的前期。

但,最终,“科举制”还是以事实证明了,它是一个比"世卿世禄"、"察举"、"九品中正"还要不如的人才选拔制度

从开皇之治到新的纪元,150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在&ampquot科举&ampquot?

为什么?

"世卿世禄"、"察举"、"九品中正",虽然有"王侯将相生来有种"的嫌疑,但它却可以营造出一种导向:读书跟做官没有必然的联系。

读完书不是不可以去追逐功名,但功名只是结果,不应该是目的。就像我们提倡"分数只是学习的结果,不应该是学习的目的"一样。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导向下,人读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功利,而是很大程度上基于爱好和兴趣。

从开皇之治到新的纪元,150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在&ampquot科举&ampquot?

千万不要小看了此举的意义,中古时期,欧洲几乎所有的科技发明和发现都是基于这个基础。

可是,在"科举制"大棒的指挥下,全社会的要素都被调动了起来,每一个人都在为站上那登天的阶梯而挤得头破血流。

以至于,在"科举制"日臻成熟的明清两朝,有的人熬到白头却还在为争一秀才而发奋苦读,也有的人在中举之后竟然发狂发癫。

从开皇之治到新的纪元,150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在&ampquot科举&ampquot?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难道人一辈子的追求就只当是功名仕途,其它一切的活计都没有意义?

本本分分做民,兢兢业业持家,天资下者丰衣足食、教男育女,天资中者主持公道、兼达乡里,天资上者办厂经商、福泽万户,不也是非常靓丽的人生选择么?

为什么人一定都要被驱进那庙堂之高?

"科举制"弊端之大,贻害无穷,不仅仅在于它约束住了绝大多数的人生选项,更关键的是,它并非如设计者所愿的那样,能够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从开皇之治到新的纪元,150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在&ampquot科举&ampquot?

蒲松龄,"观书如月,运笔如风",不仅留下了《聊斋志异》这样的旷世奇书,而且一生中还写下了13卷文集、6卷诗、1卷词,以及杂著5种,3出戏。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从19岁进入考场,激动了44年竟连一个举人也没考上,直到71岁,才由朝廷按照惯例给补了一个盖棺定论性质的安慰奖——"岁贡生"。

韩愈,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虽然在第四次参加科举之后如愿地登科及第,但却连续三次都没有通过吏部的选试,无奈中只得玩了一把“曲线救国”——通过做节度使的幕僚从而踏进官场(大唐朝廷的用人制度竟然还没有一镇的节度使灵活)。

更别说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等这些牛人,压根就跟科举无缘的例子了。

事实上,在约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上,以"状元"头衔享有盛誉的,恐怕也就晚清有"民族工业家"之称的张謇了吧?

可是,话说回来,一个出类拔萃的企业家,却被导入科举的大军,岂不是一种浪费?

从开皇之治到新的纪元,150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在&ampquot科举&ampquot?

这些副作用在"科举制"的初期还不怎么明显,没准在当时"科举制"还有立竿见影的调动大众积极性的效果,但是长久以往,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它就成为了一个体制僵化,限制社会活力,"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最后终于不得不在清朝末年就木,和它一起寿终正寝还有那巍巍的皇权。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科举制"虽然从此远去,但"科举"却存留了下来。

因为,不知何时,中国人已经中"科举制"之毒太深,从上至下,从庙堂到民间。

就像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只要没被斩草除根,一遇环境合适,立刻便会疯狂成长。

就好比………

曾经,伟人的一个决策,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但没过多长时间,人们赫然发现其竟成了一种改良版的"科举",不见层出不穷的人才,却多见一批批的考试机器。

从开皇之治到新的纪元,150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在&ampquot科举&ampquot?

学文的不通理,学理的不问文,分数高的头脑发达四肢简单,动手能力强的却因考试不过关而求职无门。

我丝毫不怀疑决策者们的良苦用心,年年在高考和教育的模式设计上绞尽脑汁,既为了能保持一种公平,又为了能够挑选出真正的人才。

于是,原始分、标准分、"3+2"、"3+X"、"大综合"等等,也真是煞费了苦心。

可是多年过去了,一切似乎照旧,甚至于情况变得更糟。

上名校,求名师,托关系,走后门,形形色色的辅导班比比皆是,任何风吹草动的分数变化依然牵动着家长敏感的神经。

核心的问题是,人才是教出来的么?

不是,能够教出来的只能是工具,从来不会是人才。

人才是吸收着阳光和雨露自由成长出来的——就像那森林里一众参天的大树。

从开皇之治到新的纪元,1500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一直在&ampquot科举&ampquot?

有一句说的好,很多时候不是努力不够,而是一开始方法就错了。

我想说的是,教育决策者们,殚精竭虑了那么多次,为什么从来没有尝试过放手?

西方有句谚语: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放眼看世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抽回伸向教育的那只"看得见的手"?

不用担心,没准抽手之后,学习会变得更加的公平!

本文作者:路上阡陌侃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008393890109902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隋文帝   历史   高考   唐朝   明朝   读书   张謇   隋朝   文章   韩愈   施耐庵   吴承恩   端午节   蒲松龄   跳槽那些事儿   欧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