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同治皇帝不爱读书?和慈禧的教育方法大有关系

网络整理 2019-04-30 最新信息

皇家有儿初长成,待政宫中无人陪

当载淳还只是载淳,他还算是度过了一段颇为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那时候,咸丰还在世。皇家本无情,但是在这个时候,载淳作为咸丰唯一的儿子(载淳有弟早夭),清王朝唯一的继承人,咸丰可谓是对其成长表现出殷殷期盼,深怕自己这唯一的命根子有何闪失,使得清王朝就此断了根基,于是载淳成为众人所瞩目的一颗初阳,等待着他冉冉升起。

当时的慈禧还不是慈禧,虽然母凭子贵为咸丰所生下的唯一儿子,但是终归还是被皇后慈安压了一头。所以对于儿子载淳的生活压根就插不上话,更何况是载淳的教育问题?所以载淳在父皇母后的呵护之下,度过了一段可能是他人生当中最为轻松自在的一段时光,直到他被推到历史的潮流。

1861年,咸丰携家带口仓皇的来到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在这里,他意识到自己治国理政能力尚有不足,更加认识到皇子的学业武功迫在眉睫,将振兴清朝的重任寄托于载淳身上,于是便命载淳开始上学,由编修李鸿藻授学,而此时的载淳正式踏上了身不由己的“求学”之路,时年五岁。同年,咸丰病逝,临终前为载淳指定了辅佐之人,铺垫好亲政之路,可惜最终被权欲熏天的慈禧给改变了,最终,慈禧和慈安成为载淳的第一监护人。而载淳终于可以不叫载淳了,而且大清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同治。可惜,同治尚幼,最终太后垂帘听政的制度被确立,而同治的生活戛然间就发生了变化。

同治皇帝不爱读书?和慈禧的教育方法大有关系

在电影版《末代皇帝》中,溥仪被带到慈禧跟前,奄奄一息的慈禧望着眼前的的小人儿,和他做了人生当中最后的对话。皇帝是什么?每到夜深之时,皇帝就是皇宫当中唯一的男人。接着慈禧又指了指身边的太监,他们不是男人,他们只是太监。年幼刚进宫的溥仪也许还不能理解慈禧的这番深意,直到他渐渐成长。

而已然成皇的同治此时便面临着这个问题,作为皇宫当中唯一的男人,他的童年生活是孤独的。虽说皇宫当中宫女太监比比皆是,但成长阶段的同治所需要的并不是旁人的附和,他所需要的仅仅是陪伴。此时的同治便能够体会到作为皇帝的感受,孤独,无上的孤独。

同治有两个母亲,不过很显然,同治还是偏爱于自己的嫡母慈安妈妈。慈安是一个比较开放慈德的一位女性,虽然她并没有生育过孩子,但是她却有着天然的一份母性光环,为同治带来些许关怀,也使得同治尤为的尊敬这位母亲。可惜,在大多数情况下,慈禧都会以似乎正当的理由横插一脚,令同治苦恼不已。

同治皇帝不爱读书?和慈禧的教育方法大有关系

为了让同治能够业有所成,独当一面,慈禧便大费心思的为同治寻找名师,盼望着“名师出高徒”,除了李鸿藻以外,祁寯藻、翁心存、倭仁同为帝师,辅佐同治学业。不可否认,四位帝师都各有专长,不过除了四位帝师的轮番上阵以外,同治还需要学习骑马射箭,学习满蒙汉文,其压力之大,无亚于如今孩子繁重的课外辅导课。作为母亲,慈禧对同治的期盼自然是无可怀疑的,可是,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适得其反,令人产生厌倦。

当然,为了激励同治能够奋发有为,慈禧也安排了慧亲王的两个儿子奕祥和奕询作为同治的伴读,但是其学业之繁重却丝毫不减。慈禧的对同治的要求与目的极其明确:“帝王之学不在章句训话,唯冀首端蒙养,懋厥身條,务于一言一动,以及天下民物之顾,古今治乱之原,均讲明切研,悉归笃实。庶几辅成令德,措正施行,宏济艰难,克光大业”。

不过,很明显,同治并没有给母亲这个面子,从此对学习之事异常反感。慈禧对同治的学业懈怠所表现出来的也并非是安慰与鼓励,而是经常训斥于他,令尚处童孩时期的同治心生畏惧。因为慈禧经常和同治说“胸无点墨”的皇帝令人所耻笑,于是同治便突发奇想,将书案上的墨水都喝到肚子里,幸好发现及时,经过太医的救治,总算无碍,不过从此以后同治对读书这件事情彻底的没了念想,无了兴趣。

尽管对于同治在学业上的荒废,慈禧心急如焚,但是她也并没有想着以退为进,反而是督促于几位帝师“设法劝学,不可再耽搁”。而对于身为人臣的几位老师,又有什么法子能够让同治消停下来,安心念书呢?所以,同治仍然是那个不爱读书的同治,而老师仍然是那个无可奈何的老师。

同治皇帝不爱读书?和慈禧的教育方法大有关系

不过,日子还得继续,尽管同治不爱读书,但是和他亲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按照清王朝的惯例,皇帝到了十四岁就已经可以自己亲政,不需要太后垂帘听政。可是这个时候慈禧便开始着急了,她已经被权力欲望冲昏了头脑,所以极不愿意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权力地位,于是便找借口说“皇帝学业不成”,并以此来苛责于几位帝师,将祸水东引,好像同治不能亲政都是因为几位帝师的“督责不严”,而几位帝师也只能忍气吞声,背下这口黑锅。

慈禧并不明白,只有实践才能够出真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可是一味的让同治待业于宫,不让他自己了解国务政事,最终只能贻害于他。所以慈禧所表现出来的溺爱实则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自己对权力的留恋,而这,对作为皇帝的同治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

也许是有感于慈禧的压迫,所以同治自小就表现出强有力的叛逆心理,不愿意接受慈禧所指派的婚姻,两人的情感关系产生莫大的隔阂。可以说,慈禧对于同治学业上所表现出的急功近利反而将自己的儿子越推越远,并且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终是难成大业。而最终,同治将宫中去积压的烦躁情绪一并抛出宫去,这才传出许多同治寻花问柳之事,至于真伪尚难分辨,但是有理由相信,这其中和慈禧的教育问题有着极大的关系。

本文作者:妙龄老翁谈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547552151548775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同治   慈禧太后   慈安太后   咸丰   帝师   清朝   不完美妈妈   承德避暑山庄   读书   溥仪   李鸿藻   历史   祥和   末代皇帝   大业   祁寯藻   承德   倭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