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谈历史,不看清宫剧:没人抢多尔衮皇位,是他抢不过别人

网络整理 2019-05-21 最新信息

1644年5月,吴三桂联合清军在山海关以西一片石击败李自成,多尔衮趁机指挥八旗劲旅入关,同年9月,迎接顺治帝到北京,祭祀天坛,宣布继承大明王朝衣钵,成为中原大地新一代主人。清朝入关,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提供了大量影视剧题材,导致如今“清宫剧”泛滥成灾,让人应接不暇,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此而言,清朝还是有贡献的,它给我们提供了精神粮食——“清宫剧”。

谈历史,不看清宫剧:没人抢多尔衮皇位,是他抢不过别人

说道“清宫剧”,则不能不提到其中之“常客”,即是本文之主人公,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睿亲王多尔衮。在诸如《孝庄秘史》、《大玉儿传奇》、《明末风云》、《大清风云》、《江山风雨情》、《美人无泪》等“清宫剧”中,多尔衮是一个高大上却又十分悲剧之英雄。影视剧中,多尔衮聪明伶俐,高大威猛,深受父汗努尔哈赤喜爱,是后金(清)理想的继承人,可半路杀出皇太极,此人通过不光彩手段夺取了他心爱的大玉儿(孝庄)和“汗位”,还将其母亲阿巴亥处死。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为了顾全大局,也为了不让孝庄伤心,主动放弃皇位,而是专心辅佐顺治帝,自己当摄政王。多尔衮死后,顺治展开报复,削掉他一切荣誉,还将其尸体挖出来,一顿暴打。

可以说,“清宫剧”中之多尔衮是一位悲剧英雄,很值得同情。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究竟是怎样呢,是否如“清宫剧”中所描述的那样呢?在此,笔者透过“清宫剧”来谈谈真实的多尔衮:此人并非雄才大略,没人抢他皇位,是他抢不过别人。

谈历史,不看清宫剧:没人抢多尔衮皇位,是他抢不过别人

谈这话题,估计有些朋友会觉得是故意贬低多尔衮,专找其“弱点”下手,有失公允。其实,历史研究就是要求实,要还原事实,对多尔衮评价应客观,其历史功绩应当承认,但不能无限吹嘘,尤其是不能受“宫廷剧”影响。

“宫廷剧”中,多尔衮聪明伶俐,战功赫赫,深受父汗努尔哈赤宠爱,是理想的继承人,努尔哈赤也打算让他继承汗位。其实,这纯属虚构,压根就不存在,因为多尔衮在努尔哈赤时代压根就不受重视,更加没上过战场,连“贝子”爵位都是因为努尔哈赤宠爱阿巴亥而送给他的,这也是他一生之痛,没军功却得到爵位,族人在心底里就看不起他。

那么,在努尔哈赤时代,多尔衮地位究竟如何呢?答案是,可有可无,他只是宠妃阿巴亥儿子罢了,仅此而已。天命元年(1616年)正月初一,在朝贺努尔哈赤的典礼中,多尔衮两位兄弟阿济格、多铎分列第六、第七位,而多尔衮则不允许参与其中,可知他在后金中之政治地位相当低。

努尔哈赤时期,满洲八旗(当时应该是建州女真,满洲一词是皇太极称帝后才有的,为了方便行文,就暂且用满洲一词吧)势力分布如下:

正黄旗(45牛录)、镶黄旗(20牛录),由努尔哈赤亲自掌管,是大汗亲兵,可以直接指挥得动;

正红旗(25牛录)、镶红旗(26牛录),由大贝勒代善与其长子岳托掌管;

正蓝旗(21牛录),由三贝勒莽古尔泰掌管;

镶蓝旗(33牛录),由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之子二贝勒阿敏掌管;

正白旗(25牛录),由四贝勒皇太极掌管;

镶白旗(15牛录),由努尔哈赤长子褚英之子杜度掌管。

此时,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没能染指军权,谈不上有啥军功

谈历史,不看清宫剧:没人抢多尔衮皇位,是他抢不过别人

努尔哈赤晚年,对满洲八旗做了适当调整,具体如下:

首先,将自己麾下两黄旗部分牛录授予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每人掌管15牛录,其余20牛录自己统帅做亲军。

其次,努尔哈赤明确指出,阿济格统帅镶黄旗、多铎统帅正黄旗,自己死后全部亲军交给多铎。

再次,将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下,空出镶白旗旗主之位,至于给谁,努尔哈赤还没下定决心。但是,给予多尔衮之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不但年小(努尔哈赤死时他才13岁)而且还没军功,大伙必定不服,自己死后多尔衮可能会被众兄弟联合起来杀掉。

从上述可知,多尔衮在努尔哈赤时代就是一般般之贝勒,没上过战场,没立下战功,在部族中之威望等同于零。

1626年9月,努尔哈赤带着被袁崇焕击败之遗憾去世,四贝勒皇太极继承汗位,并以“父汗遗诏”为由赐死阿巴亥。此时,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手头掌握80牛录,实力相当雄厚。为此,许多人都说汗位本应该是多尔衮继承,是皇太极用不光彩手段豪夺,实乃搞笑至极。多尔衮三兄弟牛录多不假,但这是努尔哈赤给他们自保之资本,而不是争夺汗位之资本,这三兄弟不但年龄小,连像样的军功都没有。若是多尔衮继承汗位,估计第二天就得人头落地了,他此时压根就不具备这资格。要知道,后金当时还处在奴隶制时代,军政大权由八旗共同掌握,君主并没实现集权,努尔哈赤不会傻到让多尔衮继位,让后金陷入内斗。毕竟,褚英、代善就是前车之鉴,两兄弟相继被立为储君,可结果却激化了内部矛盾,努尔哈赤为了平衡各势力,褚英被杀,代善被废。

谈历史,不看清宫剧:没人抢多尔衮皇位,是他抢不过别人

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暴毙而亡,由于其生前未立下遗诏,满洲内部宗室旗主为皇位展开新一轮角逐。此时,多尔衮经过多年努力,在满洲内部拥有相当之威望,这主要是得益于皇太极之提拔与赏识(为对抗“三大贝勒”,皇太极对多尔衮三兄弟是又拉又打,但以拉为主)。所以,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成为新皇之热门候选人,他对此也是信心满满。当时,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弟弟多铎是镶白旗旗主,两白旗是铁定拥戴自己,毫无疑问。但是,多尔衮也只是热门“候选人”而已,并不具备称帝之实力。

皇太极时期,满清社会封建化程度大大增强,“立嫡立长”之汉制在满洲大有市场,许多勋贵都愿意拥戴皇太极之子为帝,而不是拥戴同父异母弟弟多尔衮。当然,满洲旧俗也并没彻底废除,“旗主共议国政”制度依然存在,新皇继承人选还得由旗主共同商议决定。所以,新皇人选,既看血缘,更看实力。然而,多尔衮在血缘与实力上均不占据压倒性优势,甚至说没优势。

首先,实力强大的、原由皇太极直接掌握的两黄旗明确拥戴皇长子豪格,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朝廷重臣相继造访肃王府,表示愿意拥戴豪格为储君,共进退。

其次,豪格掌握正蓝旗,且军功卓著,威望相当高。要知道,豪格比多尔衮还大三岁,豪格在努尔哈赤时代便上阵杀敌,立下赫赫战功,而多尔衮在努尔哈赤时代都没上战场之机会。

再次,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与皇太极关系很好,倾向于拥戴豪格。

最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礼亲王代善,手握两红旗,也是表示:“帝之长子,当承大统”,明摆着拥戴豪格。

谈历史,不看清宫剧:没人抢多尔衮皇位,是他抢不过别人

八旗之中,拥戴皇长子豪格的有六旗,实力碾压多尔衮两白旗。在议定新皇人选大会上,多铎等两白旗官员发言拥戴多尔衮继位,并举出一大堆理由,多尔衮虽没有表态可心里相当高兴。但是,两黄旗坚决反对,表示新皇只能从先帝之子中选出,索尼、鳌拜等猛将甚至直接按剑上前:“若不立先帝之子,愿追随陛下于黄泉”,摆出一副干仗之架势。此时,崇政殿外两黄旗士兵纷纷按住剑柄,为豪格打气,表示绝对拥戴先帝之子。

多尔衮虽然野心勃勃,也想坐上大清皇帝之位置,可惜自身实力不够,若是强行表态继位,不达目的不罢休,估计就要血溅三尺了。此时,多尔衮犹豫了,豪格胜券在握,大伙都拥戴他,虽然两白旗会反对,若豪格强势继位,他们也无可奈何,毕竟豪格是长子,继承大统名正言顺。可惜,豪格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非要说自己“德福浅薄”,不堪重任之类的话,也许他是想以退为进,博取更多政治资本。但是,豪格也失算了,济尔哈朗趁机提出拥戴皇九子“福临”,多尔衮等直接表示同意,福临(顺治帝)就此捡了便宜,成为大清新一任帝王。

皇九子福临继承大统后,大贝勒代善与众人焚香宣誓,表示誓死拥戴新君,绝无二心,否则严惩不贷。然而,拥戴多尔衮之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图谋杀害顺治帝,让多尔衮继承大统,硕托、阿达礼等甚至公开叫板顺治,不服从大会通过之决议。为此,代善大义灭亲,杀了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表示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权威。硕托、阿达礼是多尔衮的铁杆亲信,杀了他俩,就是为了警告多尔衮不要轻举妄动,不能有非分之想,要老老实实当摄政王。

谈历史,不看清宫剧:没人抢多尔衮皇位,是他抢不过别人

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权势如日冲天,代善被冷落,豪格死于狱中,济尔哈朗成了局外之人,多尔衮三兄弟基本控制朝政大权。此时,多尔衮开始采取一系列行动,为自己登基铺平道路。可惜,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多尔衮在古北口外喀喇城狩猎时暴毙而亡,彻底无缘帝位。不过,多尔衮被顺治追封为“清成宗”, 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也算是死后哀荣了。

综上所述,真实的多尔衮并不是“清宫剧”中描述所的那样,他雄心勃勃,对帝位有着强烈的追求。不过,多尔衮实力不济,不是别人抢他皇位,而是他抢不过别人。

本文作者:岩岩说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296818939704167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多尔衮   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阿济格   皇太极   历史   褚英   多铎   清朝   清太祖大妃   吴三桂   镶黄旗   顺治帝   代善   杜度   孝庄文皇后   山海关   大清风云   李自成   明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