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 / 正文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特岗教师一次上岸容易吗,以及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的区别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特岗考试上岸一般考多少分
1、特岗考试上岸一般考2科折合成绩40到90分之间都能上岸进入面试的。
2、各省特岗教师考试内容不同,一般指笔试考试科目,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内容为专业基础知和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法规、新课改相关教育理论知识。
3、第二种内容为专业基础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而公共基础知识也有不同,有的地区指教育理论知识,有的地区指文史、法律、数学、**、时事等综合知识。
4、内容以招聘岗位所需学科专业知识为主,兼顾岗位必需的其他知识和技能。“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时事、**、法律、经济、管理、扶贫、科技、人文、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与处理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
5、“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按文科类、理科类、音体美类分别命题考试。其中,文科类测试内容为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理科类测试内容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音体美类测试内容为音体美相关专业知识。
6、**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为人师表,志愿服务农村基层教育。
7、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服务岗位要求(应聘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原则上为本科及以上,所学专业与申请服务的岗位学科一致或相近);身体条件。身体条件符合当地要求,并能适应设岗地区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8、特设岗位教师的招聘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的原则。招聘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①公布岗位、招聘人数等条件;②自愿报名;③资格审查;④考试和考核;⑤体检;⑥确定招聘人选;⑦岗前培训;⑧教师资格认定;⑨签订协议;⑩派遣上岗。
9、具体招聘工作按各地方的特设岗位教师招聘办法执行。
10、以上数据整理自华图教育网、百度、百度百科。
二、特岗教师笔试和面试分别要多少分才能上岸呢
一般情况下2科折合成绩40-90分之间都能上岸进入面试的。如果需要准确的知道,你就需要明确考的地区,考的学段,考的科目。毕竟每个地区的学生实力都是不一样的。
特岗教师考试的笔试与面试满分都是100分。其**岗教师笔试成绩占80%,面试成绩占20%来计算考试的总成绩,也就是说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80%+面试成绩×20%。也有一些个别的地区特岗教师笔试满分为150分,具体情况要以当地公告为准。
特岗教师考试科目(2019四川举例):
1、四川特岗教师笔试科目为《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专业知识笔试》。两门笔试科目均不区分初中教师岗位和小学教师岗位。笔试一律使用规范汉字答卷。
2、笔试时间:5月11日。上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下午《专业知识笔试》。
笔试地点:拟定在报考岗位所属市(州)政府所在地。
三、特岗教师容易考上吗
特岗考上的几率比较大。原因如下:1.特岗教师相较于普通教师来说,考试内容更加简单,考试难度也相对较低。2.特岗教师考试是针对贫困地区或者偏远山区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3.特岗教师考试录取是根据排名由高到低一次录取的,竞争相对较小。
总的来说,特岗教师考上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考生也要有适当的心理准备,尽管有一定的通过率,还是需要考生付出一定的努力去备考,才能**试。特岗教师报考条件:
1.已取得初级中学或高级中学**书的考生可报考初中岗位,应聘岗位学科应与本人**书任教学科一致。
2.已取得小学、初级中学或高级中学**书的考生,可以报考小学岗位,除报考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岗位的须**书任教学科与岗位学科应一致外,其他岗位不限**书任教学科。
3.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与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相互通用,可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报考相应的岗位,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不符合岗位要求。
4.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
5.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无刑事**和其他不得聘用的违法记录。
四、特岗教师通过率是多少 好考吗
很多小伙伴都觉得特岗教师待遇好,想要去报考特岗教师,那么特岗教师的通过率是多少呢?好不好考呢?**是我整理的相关信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查阅吧。
特岗教师是由各省自行组织的考试,各地考试通过率都不一样。根据往年河南的特岗考试的报考人数和笔试通关率分析,报名人数和招聘人数的比例是5比1,去掉笔试缺考的,竞争比例大致是4比1,也就是说4个人中有1个能考上。而往年的报名人数中没有**的应届本科生占到20%,这样的录取比例是极其容易的。
特岗教师考试相比教师招聘考试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具体难度如何,还是跟自己的基础有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复习备考:
从考试形式来看,建议考生从各地考试真题入手复习,考生要在短暂的学习中发现规律,并且学会运用这些规律,便易获得好成绩。
随着特岗考试的日益规范化,考试虽然是有难度的,但题型、题量却会可以通过认真复习加以把握。因此,考生应结合各省市的真题强化分块学习。要善于分块学习,并且要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有所侧重的复习。本次考试重点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三个部分。考生分析自己的弱项在何处,并且短时间内集中攻克,坚持每天练习来巩固知识点的记忆。
将三个科目内容全部看过一遍,对整体的知识体系有把控后,可以先进行一、两次的自我模考,来检验自己的正确率以及做题速度,发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积极改正。临近考试时,还可以进行一次模考,来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成功来源于知识的积累,来源于自信。
特岗考试的教材多种多样,考生应选取编排体系合理,试题答案正确率高的教材来学习。如果购买了质量不高的教材,会增加学习的难度,更会导致考试的失利。
(1)学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程度(含同类应届毕业生);
(2)**书:初级中学及以上种类的**书;
所报岗位的学科必须与本人取得的相应**书的学科一致。
(1)学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及其以上程度;
(2)**书:小学及以上种类的**书;
文科类证书:语文、品德与社会、人文与社会学科。
理科类证书: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学科。
文或理都可: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学科。
注意: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含英语、俄语)学科的,必须与**书的学科一致。教师资格是外语学科,可以申报小学文科类专业允许申报的设岗学科。
五、特岗比较容易上岸的省份
1、根据查询相关**息显示,西部地区是一些偏远山区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城市考点容易考,分数线低。特岗教师也是教师,每年招聘人数多,仅贵州一地就招7000+人,岗位遍及各县市级地区,岗位多,容易上岸。
2、因此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很多同学萌生了考特岗的想法。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备考,对特岗也不了解。特岗一般是在6月中旬发布公告,7月初报名,8月初笔试,8月中旬面试。整个考试流程安排是非常紧凑的,笔试面试都需要提前学。
3、特岗主要考《教育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更看重考生的师资水平,算下来距离考试也没几个月了,考生想要百分百上岸,最好要提前准备。特岗教师招聘是全国有个总的招募人数,划分到各个省具体招录多少人。考试是统一组织,但是各个地区的招聘公告是单独出。因此,函授,****的同学需要看报考地的要求。
4、没有**不能报考,特岗教师也是教师,需要去基层开展教学的,必须持证上岗。毕业后想报考特岗教师的同学,一定要提前把**拿到手。特岗教师的报名门槛相对要低一些,满足大专**就能报名,但是要求大专**的学生专业要对口,且只能报考小学和幼儿园,再往上的就没有资格报考了,所以报名时大家务必要清楚公告要求。
文章分享结束,特岗教师一次上岸容易吗和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的区别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2-22特岗教师一次上岸容易吗 特岗老师半年考核期容易过吗
- 12-22特岗教师一次上岸容易吗,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的区别
- 12-22特岗教师一辈子在农村吗(特岗教师回县城几率大吗)
- 12-22特岗教师一辈子在农村吗,女孩子考特岗教师好吗
- 12-22特岗教师三年后一定有编制吗 2023教师不再进入编制
- 12-22特岗教师三年后一定有编制吗(农村特岗教师工资待遇怎么样)
- 12-22特岗教师三年后的出路 特岗三年到期再参加特岗
- 12-22特岗教师三年后的出路(特岗三年期满后工资会涨吗)
- 12-22特岗教师和考编哪个好?特岗教师的报考条件
- 12-22特岗教师和考编哪个好?特岗教师考试内容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591)
- 哈尔滨 (584)
- 不完美妈妈 (539)
- 历史 (473)
- 一直在身边 (333)
- 美好 (333)
- 文化 (270)
- 明朝 (268)
- 清朝 (248)
- 唐朝 (243)
- 三国 (206)
- 经济 (204)
- 曹操 (203)
- 政治 (203)
- 黑龙江 (179)
- 中国历史 (168)
- 熊猫宝来 (160)
- 刘备 (159)
- 汉朝 (155)
- 哈尔滨市 (153)
- 日本 (147)
- 哈市 (147)
- 恋爱 (146)
- 乾隆 (144)
- 诸葛亮 (142)
- 宋朝 (142)
- 交个朋友吧 (140)
- 春秋战国 (139)
- 史记 (138)
- 康熙 (137)
- 秦始皇 (133)
- 唐太宗 (133)
- 刘邦 (128)
- 河南 (128)
- 美女 (124)
- 黑龙江省 (123)
- 朱元璋 (122)
- 鉴剧大赏 (121)
- 北宋 (117)
- 三国演义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