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从袁术称帝败亡谈证实性偏差(阎象)

网络整理 2022-04-29 最新信息

心理学有一种理论叫做“证实性偏差”:就是你一旦相信一个事实,就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选择性地注意和收集信息,并且排斥那些和你观点相悖的现象,从而得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或真相。


我们今天谈一个历史人物,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是《三国演义》的一个瘪三,被曹操称为“冢中枯骨”,演义里更是把他描述得很不堪,死得很窝囊。


从袁术称帝败亡谈证实性偏差


老袁僭号称帝,导致众叛亲离,最后兵败身死,老袁平日里骄横奢侈习惯,穷途暮路时还想喝蜜水止渴,根据裴松之注记载:


袁术“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余而死。”


而小说家罗贯中刻画袁术临终而亡时的狼狈悲惨的样子,是在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又虚构了几笔,强化了这一细节的典型性。


老袁死的时候罗贯中是这样描述的:


时当盛暑,粮食尽绝,只剩麦三十斛,分派军士。家人无食,多有饿死者。术嫌饭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庖人曰:“止有血水,安有蜜水!”术坐于床上,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


袁术至于此乎?至于,这完全是他自找的,罗贯中这样评价袁术:


汉末刀兵起四方,无端袁术太猖狂。

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

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

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


这首诗对袁术的一生作了高度的概括。一个名门望族的子弟,割据一方,骄狂残暴,淫奢无度,正如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袁术称帝不久,落了一个孤家寡人、暴病而亡的悲惨下场。


历史上的袁术真是这样吗?


袁术,出身豪族。汝南袁氏就是豪族中的代表,“四世三公,门生故里遍布天下”。


袁术和袁绍两兄弟就这样含着金钥匙出生了,袁术出身高贵,他还是嫡子,看不起出身卑微的刘备也就算了了,他连自己的兄弟袁绍也看不起,觉得袁绍不过是个“庶子”,也就是小妾生的儿子,必然比不上他这个大老婆生的儿子。


汉末的乱世,袁术的开局其实是很不错,袁术接管南阳郡的时候,南阳郡有百万户,繁华富庶,又得到了猛将孙坚的归附。就这样,袁术一开局就是最高贵的出身,最骁勇的猛将,最富庶的地盘。


而与此同时,汉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汉献帝刘协经历了李傕郭汜之乱,颠沛流离,如同丧家犬一般,刚被曹操迎接到许昌,才稍微安顿一下。


袁术看不起的亲兄弟袁绍面临张燕和公孙瓒的威胁,而且内部还有臧洪造反。


刘备则更加狼狈,被袁术打得流离失所,暂居吕布之下。


而此时的大英雄曹操则非常可笑,宛城战张绣,因为贪酒好色,搞了张绣的婶婶,在毫无防备的情况被张绣打得落花流水,顺带还死了长子曹昂和头牌首席保镖典韦。


看着这一个个对手这么倒霉,而袁术却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估计他心里已经乐开了花,那个心花灿烂呀,自己简直就是天下第一美人了,比西施美、比王昭君美,还比得上杨贵妃。


袁术此时占据扬、豫、徐三洲十一郡,人口众多,兵精粮足,黏然是天下第一美人(势力)了。


既然如此,袁术就开始蠢蠢欲动了。东汉从立国开始就有一句政治谶语广为流传,就是“代汉者,当涂高也”。


袁术这时觉得自己就是“当涂高”,于是袁术就开始计划称帝。


袁术召集部属们开会说:“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们都愿归附于我。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有主簿阎象发言道:


不可。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明公家 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此事决不可行。


阎象把周文王抬出来作比喻已经对袁术很客气了,袁术何德何能?敢在这个时候当出头鸟?实际上,汉末群雄谁又没有一颗暗怀称帝的心呢?但谁也不敢第一个捅破这层窗户纸。


曹操后来统一北方,三分天下势力最大,孙权上表请曹操登基称帝,曹操大笑: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烤。


袁术此时虽然此时占据扬、豫、徐三洲十一郡,人口众多,兵精粮足,但他的地盘又一半实际上是被孙策等江东孙氏掌控,平日没事,孙策暂时会归附袁术,但袁术若敢僭越称帝,成为千夫所指时,孙策必定乘势反袁,这点难道袁术看不到吗?


难道袁术看不到这一点吗?他就不知道如果自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的话会成为过街老鼠被群雄围攻吗?他不明白枪打出头鸟吗?如果说他看不到很难让人相信,那他为什么还这么执念呢?


这就要说到“证实性偏差”,这种心理状态和1800多年后又一个姓袁的称帝时的心理状态很类似。


袁术和1800多年后的袁世凯一样,在称帝的问题上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一个人很执念地想做一件事时,就会把证明这件事的可行性的信息无限放大,而把证明这件事不可行性的信息无限缩小,甚至是直接漠视,这就是典型的“证实性偏差”。


袁术的地盘很大,人口众多,兵精粮足,而其他对手暂时都遇到了困难,陷入了困境,这就是证明称帝的可行性的信息,袁术很看重这些信息。


但是,不可行的信息却被袁术选择性忽视了:你的地盘很大,是当时群雄中第一大,这是事实,但是,你能驾驭得了实际控制你地盘一半的孙策吗?你能确信你一旦有事,孙策不会乘机在背后捅你菊花吗?


虽然此时群雄大都陷入困境,但要是和他们真打起来,别说他们一起拥上来群殴,就单挑,曹操、吕布、刘备等都不是省油的灯。就算单挑,你袁术都不一定有把握,更何况,你一旦称帝,就是众矢之的,就不会是单挑了,而是群雄会一拥而上群殴,这是绝对会发生的,但袁术选择性忽视了。


至于说“代汉者,当涂高也”,这个“当涂高”就是他老袁自己更扯,老袁认为:''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字“公路”,涂与途同音,不就是公路的意思吗?


但是只要你愿意牵强附会,谁都可以是“当涂高”,就是今天的老司机,每天上公路要爬坡,就是“涂高”了,你袁术“涂高”有什么稀奇的?


但袁术称帝的执念已经走火入魔,河内人张鲏为他卜卦,说他有做皇帝的命,他以此为理由,于建安二年(197年)不顾一切,一意孤行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果然,他一称帝,就成了众矢之的,谁都可以打着维护汉统的名义上来殴你两拳。


老袁一称帝,第一个起兵反袁的就是孙策,袁术地盘上的太守很多都是孙坚的族人或者旧部,他儿子孙策第一个起兵反袁,对袁术的打击是致命的。


孙策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连带使得袁术的广陵太守吴景、将军孙贲在收到孙策的书信后,弃袁术投孙策(两人皆是孙策亲戚),使得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势力为之一挫;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讨逆伐贼、扬名立万的好机会,立刻联合吕布、刘备、孙策围殴袁术。


最擅长趁火打劫的吕布立刻出兵,大败袁术军,在淮北大肆抄掠。


曹操亲自征讨袁术,在蕲阳擒斩袁术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袁术再度奔逃到淮南。


袁术的败亡可谓进入了倒计时,从称帝到兵败身死,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


袁术还算汉末比较强大的诸侯,若不是在“证实性偏差”的心理之下称帝的执念走火入魔,其势力原本不会这么快土崩瓦解。

Tags:袁术   曹操   孙策   袁绍   张绣   罗贯中   刘备   汉献帝   三国演义   汉朝   公孙瓒   东汉   周文王   我在宫里做厨师   杨贵妃   袁世凯   汝南   曹昂   孙权   孙坚   典韦   许昌   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