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昭陵六骏 千古传韵――“唐代昭陵六骏”烟标粗析之一(昭陵六骏浮雕石刻是纪念谁的)

网络整理 2022-04-16 最新信息


马,草食性动物。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自古以来,马作为军用物资,一直受到各个国家的严格管制,如闻名遐迩的《清明上河图》中,画有驴车、牛车,就是没有马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只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

  由于过去马与人民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人们就自然而然在喜欢上了这个动物。单是喜欢画马的历代名画家就有:曹霸、韩干、韦晏、陈闳、李公麟、赵孟頫、郎世宁、徐悲鸿等,留有传世名作若干。至于用“马”作为人名的更是比比皆是。除了直接用“马”字的,按马的长幼、用途等分类,驹、马、驰、骏、骆、驿、骥、骊、骀、骢、骙、骖、骞、骝、骃、骅、骓、骔、骦、骐、骧、驭、骁、骕等与马有关的字都经常出现在人名中。

烟标作为世界四大平面收藏品之一,理所当然也自带文化传承属性。用马作为香烟名称的品牌非常多,“飞马”、“玉马”、“白马”、“骏马”、“金马”、“宝马”等等,不一而足。下面笔者单就“昭陵六骏”这一烟标作一些粗浅解析。

昭陵六骏 千古传韵――“唐代昭陵六骏”烟标粗析之一

就笔者所知,以“昭陵六骏”为题材的烟标之前主要有三个生产厂家:延安卷烟厂、宝鸡卷烟厂和礼泉骏马卷烟厂。延安卷烟厂生产的是“骏马”牌,据相关资料显示,从长度分有直70S(无过滤嘴)和直84S(有过滤嘴),从颜色分有白色、蓝白和六色烫金,从类型分有烤烟型和混合型,烟标左上位置均标有稍小的“唐·昭陵六骏”字样,“骏马”二字均为黑色篆体。宝鸡卷烟厂生产的是“六骏”牌,深咖啡底色,白字,马身烫金,“六骏”二字以汉语拼音形式标注,“唐昭陵六骏”以印章竖排形式标于马匹右侧,主图三匹自上而下分别是拳毛騧、飒露紫和白蹄乌,副图三匹自上而下分别是特勒骠、什伐赤和青骓。礼泉卷烟厂生产的是“骏马”牌,红底白字深色马,主图是特勒骠,副图是什伐赤,据说还有白底的。

昭陵六骏 千古传韵――“唐代昭陵六骏”烟标粗析之一

这三个卷烟厂均在陕西省,分属延安市、宝鸡市和咸阳市,其中礼泉骏马卷烟厂位于礼泉县骏马人民公社。据查相关资料,延安卷烟厂的“骏马”牌香烟最早产于1978年。宝鸡卷烟厂的“六骏”牌香烟最早产于何时,目前还未知。礼泉骏马卷烟厂的“骏马”牌香烟最早产于1977年。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太宗昭陵”就位于礼泉县城北25公里的九嵕山上,占地30万亩,有陪葬墓200余座,被誉为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千古传韵――“唐代昭陵六骏”烟标粗析之一

昭陵六骏是指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昭陵六骏 千古传韵――“唐代昭陵六骏”烟标粗析之一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罗振玉在其著作《石交录》中记载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令文物商人将昭陵六骏运往洹上村,文物商因石体重大不方便,将“飒露紫”、“拳毛騧”二石剖而运之。袁克文“怒估人之剖石也,斥不受。”之后被驻京美国文物商购得运往美国。


特勒骠

昭陵六骏 千古传韵――“唐代昭陵六骏”烟标粗析之一

东面的第一骏名叫——“特勒骠”,黄马白喙微黑,毛色黄里透白,故称"骠","特勒"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赠。

李世民在619年乘此马与宋金刚作战,史载:唐初天下未定,宋金刚陷浍州(在今山西境内),兵锋甚锐,"特勤骠"在这一战役中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八个硬仗,建立了功绩。唐太宗为它的题赞是“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石刻“特勒骠”体形健壮,腹小腿长,属突厥名马。这种马是典型的锡尔河流域的大宛马,即汉代著名的“汗血马”,也是隋唐时期中原人寻觅的神奇骏马之一。研究者认为,“特勒”是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其地位次于叶护和设,只统部落,不领兵马。“唐太宗以突厥‘特勒’官号来命名自己的坐骑,不仅仅是为赞扬名品良种的骏马,更重要的是以突厥赞美英雄、勇士的风俗来纪念和炫耀自己的辉煌战绩。”突厥多以王室子弟为“特勒”,“特勒骠”亦可能是突厥可汗的一个子弟进献的。它载着李世民驰骋汾晋,为收复大唐王业发祥地——太原和河东失地,立下了战功。因此, 唐太宗李世民称赞它:“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入险摧敌,乘危济难。”


青骓

昭陵六骏 千古传韵――“唐代昭陵六骏”烟标粗析之一

东面第二骏名叫——“青骓”,苍白杂色,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

窦建德原系隋军麾下将领,据说还是李世民的母舅,乘乱自称夏国王。当时,唐军扼守虎牢关,占据有利地形。李世民趁敌方列阵已久,饥饿疲倦之机,下令全面反攻,亲率劲骑,突入敌阵,一举擒获窦建德。

石刻中的青骓作奔驰状,马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马身后部,由此可见骏马飞奔的速度之快。唐太宗给它的赞语是:“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前三句形容马的矫捷轻快,后一句道出这一战役的关键性意义。

“青骓”为一匹苍白杂色骏马。据岑仲勉、葛承雍等先生考证,有可能是来自西方“大秦”国的骏马,“青骓”之“青”不是泛指一种颜色,而是来源于突厥文“cin”或“sin”,在汉语中音写为 “秦”,“秦”、“青”同音,故称之。

什伐赤

昭陵六骏 千古传韵――“唐代昭陵六骏”烟标粗析之一

东面第三骏名叫——“什伐赤”,“什伐”是波斯语“马”的音译,这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纯赤色,也是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 王世充祖上西域人,隋末唐初自称郑王,据洛阳,与窦建德结好。当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王向窦求救,但都被李世民击败。

石刻上的骏马凌空飞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的。唐太宗赞语“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在这一重大战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三匹战马,基本完成统一大业,"青旌凯归"流露出他的兴奋。

“什伐赤”是一匹纯赤色骏马,排列于祭坛东侧末位。关于 “什伐赤”的名称,日本学者原田淑人认为:“什伐”或译作“叱拨”,是波斯语“阿湿婆”的缩译,即汉语“马”的意思(见原田毅人《东亚文化研究》,东京座右宝刊会1944年版。按原田淑人的说法,这匹马是用波斯语命名,那么“什伐赤”和“桃花叱拨价最殊”(岑参诗句)、“紫陌乱嘶红叱拨”(韦庄诗句)中的“叱拨” 马,都应是来自西域波斯(今伊朗)的名马。美国学者费赖伊(R.N.Frye)研究指出,“叱拨”是粟特人主要用来对马的称呼。祭鸿生先生论证后也认为“叱拨”或“什伐赤”均为大宛的汗血马(蔡鸿生《唐代汗血马“叱拨”考》,见《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甲华书局1998年版)。葛承雍先生研究认为,“什伐赤”是用突厥官号命名的一匹坐骑。他认为,“什伐”来自突厥语,应对音转译为汉文“设发”,而“设”又有“杀”、“察”、“沙”等异译。据《通典·突厥上》注释和《旧唐书·突厥传》等文献记载,“设’’是突厥别部领兵的将领。任“设’’者都是可汗的直系亲属,即所谓“常以可汗子弟及宗族为之”(《通典.突厥下》卷197),地位在可汗、叶护之下,可以建立牙帐,率领精锐兵马二万人左右,专制一方。尽管学术界对“设发”的对译与含义有许多不同观点,但大家都公认“设发”或“设”、“失”等是突厥的高级官号。因此,“什伐” 就是“设发”(或失发)的异译,昭陵六骏之“什伐赤”当是用突厥官号命名的一匹坐骑(葛承雍《唐昭陵六骏与突厥葬俗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第60辑)。

Tags:唐太宗   礼泉   窦建德   农业   动物   清明上河图   香烟   浮雕     宋金刚   汉朝   延安   国风新潮   太原   锡尔河   唐朝   罗振玉   袁克文   阎立本   博物馆   赵孟頫   袁世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