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同是中兴名臣,两人的结局差这么多

网络整理 2019-04-23 最新信息

唐玄宗后期天宝年间,唐朝历史上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作为这次叛乱的魁首,安禄山和史思明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因此而碰上他们的死对头,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俗称"郭李",两人都是中兴大唐的大功臣,同样也都是唐朝卓越的军事家,但是两者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

同是中兴名臣,两人的结局差这么多

郭子仪

郭子仪,唐朝武则天时期以武举人中第,早期未受重用。所谓"时势造英雄",安史之乱爆发后,封为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光复河北与河东地区,封为兵部尚书兼平章事。公元757年,率兵收复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因功封为代国公。公元763年,平叛消灭了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的阴谋,极大稳定了朝廷对关中地区的统治.

同是中兴名臣,两人的结局差这么多

李光弼

论起战功呢,李光弼同样也是彪炳千史,早期在名将王忠嗣麾下效命,骁勇善战,英名远扬,被王忠嗣所倚重。后来王忠嗣被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陷害,郁郁而终。经郭子仪推荐,任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被封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兼任朔方节度使。公元757年,以1万兵大败史思明的10万兵马。李光弼一生戎马,擅长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就军事才能而言,李光弼比郭子仪是更富有谋略的一位军事指挥家。

同是中兴名臣,两人的结局差这么多

但是政治方面,郭子仪的觉悟是远远高于李光弼的。为了制衡李光弼的权力,朝廷派了鱼朝恩和程元振两名宦官作为监军,因为处处都是受宦官节制,李光弼自然也就兵败,鱼程恶人先告状,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李光弼指挥不力。公元763年冬吐蕃攻入关中,代宗急忙诏令李光弼进京护甲,或许是忌惮于之前的宦官陷害,李光弼拒不受诏。相反郭子仪受诏大败吐蕃后,代宗诏令李光弼任东都太守,李光弼仍然借故概不奉旨,后续多次都是借故不朝。

同是中兴名臣,两人的结局差这么多

早期李光弼从严治军,功绩显赫,诸将无敢不服,因为害怕宦官陷害不入朝导致部下和民间的威望都大打折扣,此后也是郁郁不得志,最终在徐州忧郁成疾病逝,享年五十有七。

同是中兴名臣,两人的结局差这么多

与之相比,郭子仪虽然也是受到宦官的陷害和朝廷的多方制约,不过人家心态好,同时政治立场明显,绝对拥立李唐政权,始终忠心耿耿的效力大唐。公元763年,郭子仪已经年满73岁,接到朝廷指令,以一万多人马抵抗数十倍的吐暮和回纥联军,他不怕搭上身家性命,敢于单骑退兵,传为千古美谈。同时面对陷害自己的宦官鱼朝恩,郭子仪诚然面对,最终连鱼都感动到了。唐肃宗曾深情的拉着郭子仪的手,说到:"吾子家国,由卿再造"。郭子仪在民间也被称为再造大唐郭子仪,人称"五福老人"。并且郭子仪始终懂得进退取舍,曾三辞尚书令,令唐代宗也大为赞叹。

同是中兴名臣,两人的结局差这么多

郭子仪

综合而言,郭子仪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人大度,性格开朗,有着自己坚定的立场和信仰,对大唐忠心耿耿,并且懂得不居功自傲,急流勇退,历史功高震主的都是很难善终的,郭子仪做到了。相反,李光弼虽然军事才能突出,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但是性格和政治方面差太多,最终两人的结局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了。

本文作者:杭城小汪哥(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288453524534119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郭子仪   李光弼   唐朝   历史   史思明   鱼朝恩   唐玄宗   安禄山   武则天   政治   中兴通讯   唐代宗   李唐   唐肃宗   长安   河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