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 / 正文
大家好,中考试题库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中考卷子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考试题库和中考卷子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中考真题卷在**
中考真题卷可以在教育考试网站、书籍销售平台、自媒体渠道和社交媒体上找到。
1、教育考试网站: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局等机构,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过往年度的中考真题试卷。可以进入官网,查询下载相应年份和科目的题目。
2、书籍销售平台:各类教育出版社的中考真题书,常常可以通过各大书店及其**购物平台购买。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
3、自媒体渠道:若干教育自媒体公众号或者网站,不仅可以提供对过去中考真题试卷的完整解析,还会不定期分享历年真题卷。可以通过各大搜索引擎搜索相应的平台进入学习。
4、社交媒体:各大综合类社交媒体平台,如知乎、百度知道等,有很多分享历年中考真题卷、答案和解析的资源,也可以作为查找中考真题的途径之一。
总之,找中考真题卷,不仅要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渠道获取真题试卷,更要借助各大教育平台,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备考,提高自己的中考成绩,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中考真题是中学生复习备考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通过复习历年的中考真题,可以了解中考试题的出题规律、考点特点、内容难度等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备考。
中考真题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其中数学比较重要,其内容比较丰富,例如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几何、函数、概率等部分都有可能成为中考数学的考点。中考英语部分讲求的是英语应用能力,综合考察学生的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能力。中考语文主要考察的是语文基础知识、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对于语文作品的理解和分析等。
通过复习中考历年真题,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考试的课程内容,弄清考察题型和考试难度,逐步提升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更好地应对考试压力。当然,备考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历年真题的强化训练,也要注重平时的知识应用、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提高。中考真题只是一种资源,最终靠的还是靠学生本身的努力和实际的掌握程度。
二、求各科中考试题。
1、你需要什么版本的试卷?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还是鄂教版?先发个安徽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
2、 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
3、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4、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5、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6、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7、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8、(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9、①,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0、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11、③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12、④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13、⑤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4、⑥,处**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5、⑦,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6、⑧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17、2.阅读**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18、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19、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沧穹。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ǔn**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
20、(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1、(2)文中有**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2、(3)“擎起”中“擎”的意思是。“贪婪”在文中的意思是。
23、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24、(1)从文体看,《安徒生童话》是童话集,《朝花夕拾》是集,《繁星?春水》是集。
25、(2)《水浒》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之前是,晁盖之后是。
26、4.某小组暑期开展以“书信沟通你我他”为主题的活动。**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27、(1)李松同学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总觉得能拿到初中**书就行了,小组同学想写一**信规劝他。你认为**名言警句中哪三则可以作为规劝的材料?
28、④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乔万尼奥罗)
29、⑤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30、可以用来规劝李松同学的三则名言警句是。(只填序号)
31、(2)刘老师8月5日上午给小组同学作“书信与人际交往”专题讲座,而张强同学正随父母在外旅游,他给好友**发了一条手机**:“我跟爸爸妈妈在北京旅游,赶不回去听讲座了,请代我向刘老师请假。”假如你是**,请写一张请假条,代张强向刘老师请假。
32、(3)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
33、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B)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34、①画线句[A]中,“”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35、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不得改变原意)
36、③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
37、阅读**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38、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39、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40、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41、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42、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微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43、5.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点?(4分)
44、6.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有什么好处?(4分)
45、7.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3分)
46、8.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4分)
47、①一天清晨,**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48、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档。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紫、蓝、粉一齐**。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关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49、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经久不衰,是因为**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
50、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51、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在**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52、⑥开完的**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53、⑦**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
54、 9.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
55、10.为什么**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4分)
56、11.指出**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57、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58、 12.第②段写**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6分)
59、13.从全文看,为什么说**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6分)
60、14.文中的**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2分)
6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2、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63、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3分)
64、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65、 19.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66、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67、(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68、(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69、(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70、(4)抄袭是一种**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71、(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72、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73、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74、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75、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76、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77、(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78、①,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79、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80、③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81、④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82、⑤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3、⑥,处**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84、⑦,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5、⑧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86、2.阅读**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87、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88、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沧穹。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un**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
89、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
90、(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91、(2)文中有**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92、(3)“擎起”中“擎”的意思是。“贪婪”在文中的意思是。
93、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94、(1)从文体看,《安徒生童话》是童话集,《朝花夕拾》是集,《繁星•春水》是集。
95、(2)《水浒》中,梁山泊先后有三任寨主,晁盖之前是,晁盖之后是。
96、4.某小组暑期开展以“书信沟通你我他”为主题的活动。**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97、(1)李松同学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总觉得能拿到初中**书就行了,小组同学想写一**信规劝他。你认为**名言警句中哪三则可以作为规劝的材料?
98、①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③志当存高远。
99、④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乔万尼奥罗)
100、⑤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101、可以用来规劝李松同学的三则名言警句是。(只填序号)[来源:Z&xx&k.Com]
102、(2)刘老师8月5日上午给小组同学作“书信与人际交往”专题讲座,而张强同学正随父母在外旅游,他给好友**发了一条手机**:“我跟爸爸妈妈在北京旅游,赶不回去听讲座了,请代我向刘老师请假。”
103、假如你是**,请写一张请假条,代张强向刘老师请假。
104、(3)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来源:学,科,网]
105、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B)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106、①画线句[A)中,“”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107、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不得改变原意)
108、③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
109、阅读**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110、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111、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112、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113、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114、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微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115、5.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点?(4分)
116、6.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有什么好处?(4分)
117、7.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3分)
118、8.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4分)
119、①一天清晨,**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120、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档。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紫、蓝、粉一齐**。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关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121、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经久不衰,是因为**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
122、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
123、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124、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在**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125、⑥开完的**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126、⑦**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
127、9.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
128、10.为什么**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4分)
129、11.指出**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130、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131、12.第②段写**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6分)
132、13.从全文看,为什么说**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6分)
133、14.文中的**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2分)
13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3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3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7、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38、(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2)才美不外见见:
139、(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140、16.翻译下列句子。(4分)[来源:学科网]
141、(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2、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3分)
143、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144、19.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145、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146、(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147、(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148、(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149、(4)抄袭是一种**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150、(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三、哪里有中考试题下载
(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1、给**加点的字准确注音。(2分)
你这着()真绝,让他干着()急,又无法着()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
2、找出**句子中的**并改正。(2分)
3、指出**句子中与“群响毕绝”的“毕”意思相同的字。(2分)
4、请在**的括号内填上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⑴思而不学则():⑵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5、很多汉字都具有强大的组词能力,毫无关联的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能激发丰富的意趣和联想。请你从下列运动品牌中任选一个,望文生义,说说命名者所想表达的意愿?(2分)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②,不容寸肤③,三面皆郛④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A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B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C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魈⑦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⑧,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选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个瀑布。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②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③寸肤:古代计算长度,一指宽叫寸,四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肤。此处形容山石林立,间隔极窄。④郛(fú):古代城的外城墙。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⑦魈(xiāo):山中的鬼怪。⑧谛观:仔细看。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4分)
⑴心悸()⑵疾趋:()⑶既奇:()⑷俱若鬼矣:()
7、文中“撼山掉谷”中的“掉”不是“掉下”之意,而是“震动、摇动”的意思。这样古今意思不同的词语在所学过的文言文中很多,请举出一个并分别解释它的古今义。(2分)
8、选文和**的诗文都写了水,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水的特点,填入括号内。(3分)
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⑶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观第五泄记》()
9、文言文阅读要注意语感,将“以、而、之”三个字恰当地还原到ABC处。(2分)
10、作者描写瀑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摘抄一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11、作者观看了“第五泄”后说“犹不忍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2、积累链接:请写出唐代诗人李白描写瀑布的两句诗。(2分)
⑴教授上课前来到教室,请学生们帮他一个忙,把他家里的一些青花瓷瓶搬到教室里来,说等会儿上课要用到这些青花瓷瓶。教授说:“愿意帮忙搬青花瓷瓶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全班50多名学生闹哄哄地都举起了手。教授挑选了十几个平时胆大的学生,跟着他来到了他家。
⑵教授家的储藏柜里摆着10多个高大漂亮精致的青花瓷瓶。有学生问:“教授这瓶这么贵重又这么易碎,假如我们搬运时摔碎了要我们赔吗?”教授说:“这瓶别看花色这么好看,其实并不值钱,50多元就可买一个,你们尽管搬,万一碎了你们也赔得起,怕什么呢。”学生们一听,嘻嘻哈哈地每人抱起一个瓶子就向教室跑去,把瓶子整整齐齐地摆在了讲台旁边的桌子上。
⑶开始上课了,教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刚才搬来的青花瓷瓶每个值多少钱吗?”
⑷有学生答:“你刚才不是说了吗,每个50多元。”
⑸教授笑了:“那是骗你们的啊!这种类型的青花瓷瓶,国内市场价,每个2万多元。”
⑹“啊……”同学们瞪大了眼睛。刚才抱来瓶子的好几个学生心里一惊,因为他们以为瓶子不值钱,在路上险些摔到了地下。
⑺这时教授的手机响了,教授按了免提键,全班同学都听到了教室与教授夫人的对话,夫人让教授把青花瓷瓶马上送回家。其实这个环节是教授事先设计好了的。
⑻教授说:“同学们,你们都听见了吧?夫人要我把瓶子马上送回去。看来还得请同学们帮忙,帮我又搬回去。”教授顿了一下,用眼光扫视了教室一圈后说,“愿意帮忙搬青花瓷瓶的同学请举手!”
⑼这次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同学举手。
⑽教授问:“怎么,没同学愿意帮我搬吗?说说,为什么?”
⑾有同学回答:“不敢搬,怕摔了。”
⑿“那刚才搬来时,为什么敢搬呢?”教授微笑着问。
⒀“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价值。”,“那是因为我们以为即使摔了也赔的起。”……
⒁教授收住了笑容,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一行字:“无知者无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同学们频频点头……这堂课上得很成功。
⒃下课时,教授拿起一个青花瓷瓶,用力地摔在了地上,然后捡起一块碎片说:“其实,这些瓶子都是我买回的残次品,50元也不值。”
⒄学生们哈哈地笑了。教授也笑了起来,教授问:“有同学愿意帮我把这些瓶子搬回我家吗?”
14、这篇文章虽短小但情节却一波三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的三次波折。(3分)
15、第⑹段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请指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3分)
16、这个故事会让你受到哲理的启示,请联系全文将教授说的话补充完整。(2分)
17、积累链接: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也表现了生活的哲理和智慧,请写出一个。(2分)
⑴哥伦布发现美洲**,不仅改变了欧洲,同样也给古代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来自美洲的一些农作物也改变了中国社会,它们是:玉米、地瓜(即番薯)、花生、向日葵、辣椒、烟草。
⑵这些农作物中,玉米棒子和地瓜对粮仓的贡献最大。明末清初的时候,不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能够种小麦和水稻的土地,基本上已经开发完毕了。就在这时,美洲的玉米和地瓜经过漫长的传播道路,跨越了半个地球来到了中国。
⑶玉米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农作物,北到俄罗斯、加拿大这样的苦寒之地,南到南美洲腹地的原始丛林,都可以种植玉米。所以玉米进入中国后,许多原来无法种植小麦的干旱、贫瘠之地也可以开垦了。相对于小麦,玉米的产量更高。虽然从营养价值看,也许要略逊于小麦,但对于贫苦的农民来说,填饱肚子比营养价值更重要。明末清初的这段日子里,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涌向无主的丘陵地带,他们在山坡上种植玉米,在山脚下种植地瓜,粮仓充实了,多要几个孩子也能养活了。
⑷美洲印第安人贡献的农作物不仅填饱了中国人的肚子,还改善了中国人的伙食。
⑸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花生和向日葵,给底层农民们提供了摄取蛋白质和油脂的其他选择,而且花生和向日葵同样可以在贫瘠的山区种植,这真是古代中国人的福音。
⑹辣椒让人涕泪横流还大呼过瘾,这种作物也是拜印第安人所赐,古代中国人的饭桌上又多了一种颇为下饭的调味品,而且辣椒巨大的需求量还激发了规模可观的辣椒生意。
⑺从美洲传来的烟草作为嗜好品,在中国同样受到了欢迎,不论是上等人还是普通农民,许多人都喜欢饭后吞云吐雾一会儿,种植烟草让许多底层农民获得了比种庄稼更高的收益。
⑻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蝴蝶效应,在古代中国激发出更多的耕地和更多的人口。如果我们把清朝开始时中国人口按1.5亿计算,那么仅仅100年后,经过康乾盛世,中国人口轻松地实现了翻番,突破了3亿。那么所谓的康乾盛世,是否和玉米、地瓜的推广有关呢?
⑼清朝的康乾时期,其实和汉朝的文景时期很相似,都是政局逐渐稳定下来,国民经济开始恢复。更相似的是,农作物品种上有了重大的变化,文景时期是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粮仓中的主力军,而康乾时期是玉米、地瓜进入粮仓,与水稻、小麦一起充实了粮仓。如果没有玉米、地瓜、花生等作物的引入,康熙和乾隆就算是天纵奇才,也没有办法把已经达到极限的中国人口翻一番。
⑽假如玉米和地瓜早一百年进入中国,在明朝中期就养活了更多的贫苦农民,也许吃饱了肚子的李自成就不会带领流民起兵,后金铁骑也根本没有机会中原逐鹿。历史不能假设,但从逻辑常识上看,康乾盛世是建立在玉米、地瓜的基础上的。没有3亿多自耕农上交的皇粮,清朝贵族们哪有架着鸟笼捧戏子的潇洒呢?
18、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2分)
19、结合上下文思考:如果把⑴-⑶段的内容概括为“美洲印第安人贡献的农作物填饱了中国人的肚子”,那么⑸-⑹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什么?(2分)
20、文章第⑼段把康乾时期和文景时期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21、**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虽然从营养价值看,也许要略逊于小麦,但对于贫苦的农民来说,填饱肚子比营养价值更重要。
22、积累链接:文章最后一段大胆对历史进行假设,唐代诗人杜牧也在一首著名的诗中对历史进行了假设,请写出这两句诗。(2分)
【材料一】《鲁迅自传》(节选)
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那时自以为首推应是新文艺了。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材料二】《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节选)
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一点,许多批评家之中,只有一个人看出来了,但他称我为Stylist[注]。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有人说,我的那一篇是骂谁,某一篇又是骂谁,那是完全胡说的。
[注]Stylist:文艺学家,设计师,动作(或风度)优美的运动员(或人)。
23、在人生的成长历程中,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鲁迅先后多次做出选择,结合【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内容。(2分)
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而离开家乡→(1)→矿路学堂学开矿→(2)→弃医从文
24、品读【材料一】划波浪线句,用【材料二】中的相关文字解读鲁迅的“新文艺”观。(2分)
25、鲁迅先生说:“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分条列举鲁迅的“主见”。(至少列举2条,计2分)
26、请结合你所知的鲁迅先生作品,试选作品中人物简要分析其作为“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之一的代表性。(50字左右,计2分,其中写对作品、人物1分,有对病态社会及不幸人的分析得1分)
27、鲁迅以其高尚的人格,成为现当代文人的坐标。其在《自嘲》一诗中,有一句诗表达了他对敌人、对人民的态度,请写出此句诗。(2分)
⑴那位年轻诗人的句子,至今仍被人们传来传去——“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⑵但是,依我看,你真正熟悉的地方,更有风景,并且是动你思动你情的风景,是与远方陌生风景不可同日而语的。比方说故乡的茅屋,屋前那株萧萧白杨。
⑶离开故乡几十年了,我经常忆起这样一个场景:海兰江边,沙滩上,晚霞升起的时候,一帮**族小朋友看群鸟从林梢飞过,拍手齐声唱起一首**族童谣,一遍又一遍,直到鸟儿变成小黑点儿,融进绛紫色晚照。那童谣唱的是:“嘎嘛嘎——嘎嘛嘎,尼林吉皮不日不特大!”(老鸹子啊老鸹子,你家房子着火啦!)用**族小孩话说出来,顺口押韵,抑扬顿挫,特别好听。
⑷这首童谣,就和故乡的晚霞树林江流黄昏,和驮着夕阳匆匆赶路飞回家去的鸦雀,和张着大口鼓腹而歌的**族小朋友,像少时读过的唐诗宋词,铭刻在记忆里了。那境界,大概跟辛弃疾“斜日寒林点暮鸦”的词意有些相近。但又不大确切,因为小孩子心里那时是很快乐的。
⑸类似的人生体验,定是人皆有之的。
⑹比如萧红,黑土地和呼兰河水痛苦的乳汁养育了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流落香港,身心交瘁,她仍对遥远的呼兰河,对故乡的火烧云,对后花园,对园里的蝴蝶、蜻蜓、蚂蚱,对小黄瓜、大倭瓜……总之,对那些再熟识不过的故园风物人情,至死不渝,倾注了满腔痴情,所以才有了《呼兰河传》这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语)。小小的“百草园”,不也是童稚时代的乐园吗?
⑺罗莎·卢森堡,身陷囹圄,仍对生活充盈渴望。墙角一株小草,铁窗外树枝上一只鸟儿的啼鸣,西天一片晚霞,夏季里一阵骤雨,一只飞进牢房里嗡嗡叫的大土蜂,都让她悚然惊喜。她的《狱中书简》,我读了五十年,百读不厌。以是观之,不是“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而是正如风景画**东山魁夷所言:“归根结底,风景到处都有,问题就在于观察者这一方。”
⑻然而,在风景面前,我们的感情和审美心理也并非简单划一、黑白分明的,有时是很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着的。处于社会转型的时代,尤其是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期,人们的心灵经受着深层的文化冲撞,更其如此。比如明治维新以后的东京,急速变化着的街道上,唯美派作家永井荷风怀着一颗诗心,苦苦追寻历史上江户文化绚丽的晚景:“时势的变迁,每日都有些往昔的名胜古迹被毁坏,这些都使我的市内散步带有无常悲哀与苦寂的诗趣。”(《晴日木屐》)最富凄寂之美的是那篇《夕阳》——你看荷风先生踏着木屐,携把雨伞,穿过喧闹的东京市区,到郊野遥望**山。
⑼他面对如血夕阳,临风怀想江户时代古典牧歌般悠远的情味和背景,那是怎样一种无奈和不堪的情怀啊!
⑽我想起我们风景天下独绝的长江三峡。
⑾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曾经三次游历这个诗之长峡,还在巫山老城和白帝古城分别盘桓一天**。更不会忘记第一次乘船入夔门,蓦然抬头,看见孤崖上沐浴着晨光的白帝城的心情。
⑿去年一个晚间,我守在电视机前看**摄制的三峡大**纪录片。突然,出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即将大撤离的前夕,上千名少年学子,着统一校服,整齐列队肃立在江畔山坡上,面向危崖上的白帝古城行注目礼、告别礼!上千的少年齐声诵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⒀童稚的洪音响彻峡江长空,声声撞击着我的心。只不过几秒钟的镜头吧,我已是泪流满面。我知道,彩云缭绕的白帝诗城将永远悬在中华民族的心坎上。但,她的遗址,毕竟要沉没江水中了。现代文明,确是一把**剑啊!
28、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观点却不一样,请写出作者的观点。(2分)
29、请在第⑹段的横线上填入一位作家的名字。(1分)
30、读着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请仿照第⑻段画线句子,描写出你心中的画面。(3分)
最富之美的是那篇《早发白帝城》——你看
31、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篇文章中也有一句话与之异曲同工,请写出来。(2分)
32、作者说:“现代文明,确是一把**剑啊!”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33、积累链接:故乡常常是我们心中最熟悉的风景,请写出一个描写故乡风景的古诗词名句。(2分)
34、生活中风景无处不在,真正动你思动你情的风景,是与远方陌生的风景不可同日而语的。它可能就在你最熟悉的地方。请以《熟悉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注意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中考试题库和中考卷子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2-26中考试题库 2023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02-26中考试题库(中考卷子)
- 02-26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 02-26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近十年中考语文试卷
- 02-26中考语文试卷,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2023
- 02-26中考语文试卷,试卷第一网
- 02-26中考资源网 初中资料网站
- 02-26中考资源网?中考试卷免费网
- 02-26中考还剩1天能逆袭吗 中考有偷瞄成功的吗
- 02-26中考还剩1天能逆袭吗?中考0分能上什么学校
- 02-26中考高分作文 适合初中生摘抄的满分作文
- 02-26中考高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带解析
- 02-26中职生如何报考大专 中专生免试入学大专
- 02-26中职生如何报考大专,中专上全日制大专的途径
- 02-26中英文翻译器(中文→英文转换)
- 02-26中英文翻译器?实时翻译
- 02-26中铁三局招聘信息 中铁三局待遇
- 02-26中铁三局招聘信息?中铁三局待遇怎么样
- 02-26临床助理医师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考几门
- 02-26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591)
- 哈尔滨 (584)
- 不完美妈妈 (539)
- 历史 (473)
- 一直在身边 (333)
- 美好 (333)
- 文化 (270)
- 明朝 (268)
- 清朝 (248)
- 唐朝 (243)
- 三国 (206)
- 经济 (204)
- 曹操 (203)
- 政治 (203)
- 黑龙江 (179)
- 中国历史 (168)
- 熊猫宝来 (160)
- 刘备 (159)
- 汉朝 (155)
- 哈尔滨市 (153)
- 日本 (147)
- 哈市 (147)
- 恋爱 (146)
- 乾隆 (144)
- 诸葛亮 (142)
- 宋朝 (142)
- 交个朋友吧 (140)
- 春秋战国 (139)
- 史记 (138)
- 康熙 (137)
- 秦始皇 (133)
- 唐太宗 (133)
- 刘邦 (128)
- 河南 (128)
- 美女 (124)
- 黑龙江省 (123)
- 朱元璋 (122)
- 鉴剧大赏 (121)
- 北宋 (117)
- 三国演义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