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每个人天森康宝 都应该“有家”_财经

网络整理 2017-07-07 本地信息
(原标题:每个人都应该“有家”)

郭家铭做客“红me访”讲述自己的从艺故事

法制晚报讯(记者王磊)近日,演员郭家铭做客《法制晚报》大型明星互动访谈类节目“红me访”畅聊文艺片男主演的星路历程。

作为国内知名的演员和钢琴家,郭家铭因参演电影《有家》在刚刚落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单元入围男主角,谈及第三次入围该单元,郭家铭直言自己的目标却并不在“获奖”上:“能够通过入围引起传媒和观众的关注,让更多人在大银幕上看到这部电影,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对于很多人评价他是影视界“一股清流”,他也笑着回应:“我只想做好一个演员的本分。”

本期节目直播当天在线观看人数达60万。

弘扬孝道被主角原型感动出演电影《有家》

电影《有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主角原型是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影片讲述了郭家铭饰演的主人公朱有家在面临生活困境时始终坚守孝道,勇敢担当起照顾重病养父、植物人养母的重任,最终使沉睡的母亲奇迹般苏醒的故事。(法制晚报微信公众号:fzwb_52165216)

故事时间跨度21年,是一部人物传记式电影,也是郭家铭第一次挑战年龄跨度如此之大的男主角。

谈及为什么接演这样一部影片,郭家铭表示,是朱清章三十年如一日照顾母亲的故事感动了他,“大家觉得电影里朱有家的命怎么那么苦,肯定是瞎编的。但现实生活中,我去见了故事的原型朱清章先生,他遇到的事情比电影里更苦。”郭家铭看了剧本,跟导演长谈了两次,表示自己一定要演这个人物。

感谢父母的培养卖房送他留学

其实早在2014年,郭家铭就曾经荣获“孝行推广大使”的称号,对于宣扬“孝道”,郭家铭一直默默地努力着。

问及原因,郭家铭讲起了自己的故事,他5岁开始学琴,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学琴并不是一个生活在哈尔滨的普通家庭能轻易完成的,当时年幼的郭家铭因为看见电视里有小朋友弹电子琴,就向母亲要求学琴,妈妈二话没说,拿出自己全部的工资,又找亲戚朋友借了2000元钱,给郭家铭买了琴,开启了他的音乐之路。

“90年代初,当钢琴声从中国北方城市的一间普通平房里飘出来,那画面现在想想其实特别违和。”但郭家铭的母亲顶住了来自亲人朋友的非议和来自外界的压力,让郭家铭坚持学琴。

郭家铭深深地记得,自己7岁时第一次登台演出,他瞥见坐在台下的母亲咬着手,看着自己,哭得不能自已。后来,对音乐极有天赋的郭家铭在16岁考上了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但8800美元的学费,对于这个工薪族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郭家铭的父母再次坚定地支持儿子,卖掉房子,送他出国深造。郭家铭说:“我感谢自己的父母,上学的时候一直提醒自己我不能享受,父母为了我,在家乡还租房生活着。”

踏实演戏必须浸入人物为角色5天吃胖20斤

2007年,郭家铭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我自己的德意志》,就获得了艾美奖最佳男演员的提名,并在大学生电影节上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最佳男主角”桂冠。之后,冯小宁、霍建起、陈国兴、王小列、叶大鹰等知名导演纷纷向郭家铭伸出了橄榄枝,《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秋之白华》《甲午大海战》《冰雪11天》……郭家铭也一步一个脚印地和这些业界前辈合作,收获一片肯定。

在电影界,郭家铭似乎成为了第五代文艺片导演的御用男演员。究其原因,郭家铭自己开玩笑“也许这就是命”。不过,每一位和郭家铭合作过的导演,都愿意主动把这个年轻的演员推荐给“踏实拍作品”的导演同行,而“踏实演戏”,也成为业界对郭家铭的一致评价。

“我不是你们说的什么一股清流,我只是想做好分内的事,我就是一个演员,想塑造一些能触动人心的角色。”

如何让角色“触动人心”,郭家铭认为,必须浸入这个人物,让自己成为他,才有可能让角色有“人性”。比如这一次演《有家》,拍摄周期只有40天,因为觉得人物到中年阶段需要有结实粗壮的身材与之相配,郭家铭在没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用5天时间靠馒头面条把自己吃胖了20斤,整个拍摄期间,他为角色增肥30斤,终于从一个“玉树临风”的城市帅哥变成了“结实粗壮”的矿上大叔,其速度堪比《摔跤吧,爸爸》里的阿·米尔汗。(法制晚报微信公众号:fzwb_52165216)

“演员一年的时间只能用心拍几部电影,我追求有品质的东西,我不希望自己呈现在大银幕上的作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郭家铭说自己是个随性的人,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为自己规划“艺术人生”,但是每一部他决定接演的戏,每一个他决定塑造的角色,他都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人,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郭家铭说自己不是明星,也没想过要大红大紫,他只想做个被大家认可的演员,所以演艺生涯上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积累。

音乐生命新专辑记录人生《旅程》

2017年,是郭家铭做演员的第十年,对于很多演而优则跨界的演员来说,这都是一个节点。郭家铭却完全没有这个打算:“我的精力只够做好两件事:拍戏,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而音乐则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里。”

2017年郭家铭发行了自己的首张原创钢琴音乐专辑《旅程》。郭家铭用钢琴记录自己的生活,六个城市,六首承载当时当地心境的原创音乐,郭家铭放慢脚步用心感受、用心创作,最终呈现出这张不可多得的原创钢琴音乐专辑。“在演员的事业里,我努力去成为角色,但作为音乐家,我用钢琴燃烧着自己的热情和自由。”郭家铭的这张原创钢琴音乐专辑一经发行就获得了音乐人的赞赏,老友郑钧第一时间转发,而之前从未谋面的郝云听了专辑,也为“钢琴家郭家铭”鼓掌。

“艺术是相通的。”音乐也帮助郭家铭成为更好的演员,“演《我自己的德意志》时,有一场戏要我演万念俱灰。这简单的四个字,对于演员来说该怎么表现?我找来随身听,给自己播放《辛德勒的名单》,让自己心里的那种绝望随着音乐的情绪流淌出来。”

这次演《有家》郭家铭在拍戏期间一直让自己沉浸在电视剧《红高粱》的一段配乐之中,沉浸在朴实又执着的朱有家当中。

“世界会变,但音乐永远不会变”,郭家铭坚信音乐的力量,他为自己出演过的人物创作“主题音乐”。虽然大多数的音乐,不会呈现在作品中,但是用钢琴记录生活的习惯,让郭家铭有了一种别的演员身上罕见的气质。(法制晚报微信公众号:fzwb_52165216)

目前他也在筹备自己的第二张音乐创作专辑,我们坚信用心做出的作品,无论是角色,还是音乐,都会因为凝聚在其中的“人性”而历久弥新。

文/记者王磊摄/记者郭谦

SourcePh"style="display:none">

(原标题:每个人都应该“有家”)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