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12小时“马拉松式”戏剧《266费尔南达莉玛6》下月天津上演

网络整理 2017-06-05 本地信息
(原标题:12小时“马拉松式”戏剧《2666》下月天津上演)

新快报讯这部时长12个小时的马拉松式戏剧,在2016年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一经上演,就引起了震撼!现在,该剧成为了2017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重磅大戏,将于7月15日、16日在天津上演。12小时“马拉松式”观剧将是怎样的感受?7月天津大剧院见分晓。

《2666》是罗贝托·波拉尼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由五部分构成,被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共获得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最佳小说奖、《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之首、《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小说、《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小说等奖项。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Bolano)创作《2666》时,他正受肝病困扰。他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居住在巴塞罗那,波拉尼奥将该书献给他们。当时,他期望能做一个肝移植手术,却无法如愿。2003年,他以50岁之龄去世,给他充满冒险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2666》讲述了四个欧洲学者的故事:他们分别来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他们都怀着热情追寻一位作家的踪迹。然而,除却知道这位作家是一位出生在1920年、以“本诺·冯·阿琴波尔迪”为笔名的德国人外,他们对其一无所知。对学术的追求、对找到属于“他们的”作者的执迷,指引他们来到了圣特雷莎,一个位于美国与墨西哥北部边境的虚构城市。这个故事为其舞台版本提供了力量和紧张的局势,也确立了其美学和反思方向。

话剧《2666》根据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同名巨著改编,演出时长12小时(含幕间休息),而导演朱利安·戈瑟兰创作完成时只有29岁。在素材的选取上,朱利安·戈瑟兰遵循了原著的故事线,清晰展现了原著的五个部分,即使没读过《2666》的人也不会感到困惑。

舞台上的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巧妙的玻璃立方体装置中,放置着扶手椅和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沙发,这些布景使得故事情节的穿梭、人物在各大洲间游走的情节都能保持清晰的脉络。这些布景能给观众明确的提示,舞台上的人物或是身处伦敦、巴塞罗那、圣特雷莎,或是置身监狱、旅馆,或是在波罗的海海岸、罗马尼亚一座浴血的城堡中……

在布景的基础上,《2666》还使用了无处不在的音乐,调动着观众的情绪,使得观众置身于当下故事情节的中心。同样无处不在的还有录像,舞台效果张弛有度,也将观众的情绪引到故事中去。这些科技的运用向我们展示了当今只有最好的剧院才能展现的本领:即将多种艺术融为一体,以服务故事本身。确实,这个故事为其舞台版本提供了力量和紧张的局势,也确立了其美学和反思方向。

这部演出时长达12小时的戏剧,将有四次中场休息,从12:00开演,直至24:00结束。全剧将配上中文字幕同步呈现,由法国“心剧团”出演。

(管瑜)

背景资料

关于林兆华戏剧邀请展

邀请展始于2010年,它是以中国戏剧大师林兆华个人名义发起的国际大型剧展。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所邀请的剧目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历年邀请展上所邀请的都是代表国际最顶级水准的剧目和团体,该剧展已经在业内、社会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力和口碑。

2017年,第七届邀请展涵盖北京、天津、哈尔滨三地,二十多部剧目。开幕大戏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小剧院列夫·多丁导演的《兄弟姐妹》,于3月登陆天津大剧院。

(原标题:12小时“马拉松式”戏剧《2666》下月天津上演)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