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选错”专业的 哈工大“90后” 创业两年成千万富翁|哈剩男报班学追女欲逆袭工大|摩擦焊|特等奖

网络整理 2017-05-07 最新信息

万龙在做研究。

万龙,哈工大材料学院的2015级博士生,在别人还在为发论文犯愁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三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曾获得数十个创业大赛的特等奖,作为“90后”CEO,公司创办第二年盈利就达上千万元。最近,他又收获了一个光环,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是全国仅有的十人之一。

一年发表8篇SCI论文

是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万龙出生于1991年,刚入学时还一度觉得“选错”了专业,有点迷茫。加入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万龙参与了一个科技创新项目,这对他来说难度很大,最终科创项目以失败告终,那时有一个外国专家称,“某项焊接技术只有美国和德国做得出来,中国不可能!”“凭什么说中国人做不到?我就是不服!要想让人瞧得起,就要努力做出来,就要盯住世界难题、啃硬骨头。”万龙说。

这块“硬骨头”就是“搅拌摩擦焊”技术,当时日本的新干线、欧洲的欧洲之星等国外高速列车、大飞机都采用了这项技术,而中国才刚起步。万龙决定在这个方向进行科研攻关。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设计、改进、验证,他终于提出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新方法”。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先后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

随着高速列车的轻量化发展,国外已经采用搅拌摩擦焊和铝合金中空结构型材相结合的制造方式,但是我国仍然采用传统的焊接方法,不仅焊接效率低,而且接头强度不高。为了追赶上这一差距,万龙设计出了适合于铝合金中空结构型材的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技术,并且通过实验论证了该项技术的可行性,如果这项技术被采用,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万龙一直相信科技可以改变生活,这些年他先后发表SCI检索论文20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的特邀审稿人。

万龙是个得奖“专业户”。(资料片)

公司已获1700万投资

成立第二年盈利1300万

“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工信创新创业奖学金特等奖、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哈工大春晖创新成果奖特等奖……几年间,在大大小小的创新创业赛场上,万龙带领自己的团队斩获奖杯几十个,与此同时,他们的科研成果和专利受到了多方关注,很多投资人和企业希望转化这些成果。但万龙很明确地表示,“我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哈工大和黑龙江有关部门的支持,我的新技术,一定要在这里转化!”

2015年5月,在省里和哈工大的支持下,哈尔滨万洲焊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万洲焊接不但入驻到哈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还获得了500万元天使投资。

刘铁铮是万龙的同班同学,2015年硕士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大型国企,当得知万龙成立公司的消息后,毅然辞职回到哈尔滨共同创业。除刘铁铮外,公司还吸引了海归人才和有着丰富经验的销售精英加盟。就这样,一个来自七个不同专业的15人创业团队组建起来了,其中3名博士、5名硕士。

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公司团队利用自支撑搅拌摩擦焊的特有优势,拿下了上海商飞的预研基金;说服了《创富志》杂志创始人张信东先生,获得丁香会创投的认可,拿到了300万天使投资;获得了世界五百强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中国区总裁的赏识,亲自到哈交流,达成合作协议。如今,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已获得1700万投资,2016年营收达1300余万元,公司一期5000平方米智能制造基地已于今年2月投产。

Tags:哈工大   摩擦焊   特等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