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夷陵之战双方兵力)

网络整理 2022-05-31 最新信息

作者:毛颖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三国,因为一部《三国演义》,成了几乎是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津津乐道中,明明白白标明了“演义”二字的《三国演义》,居然就被当作了“真正的历史”,细想起来,实在笑话。可怎奈,有些事,就是这么笑话。

这个笑话的根由,应该是诸多的;不过,相比其他类似笑话,它有个不同凡响的关键点,就是——自称“本布衣”的诸葛亮。一句“臣本布衣”,给后世不知多少能舞文弄墨的“布衣”构筑出了“一步登天”的梦想阶梯。这些能舞文弄墨的“布衣”中,就包括《三国演义》的作者。很大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可以认为是“诸葛亮的三国”。这个“可以认为”的依据,从小说中对诸葛亮这个人的从头到尾的“神化”描写,就足以看出;再看小说对整个三国时期可谓“划时代”的四次战略决战的描写、渲染,就更见明显。

所谓四次“划时代”的战略决战,时间排序,先后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大战、夷陵之战。其中官渡之战,以曹操集团的胜利,基本实现了“大北方”的“统一”;其时,诸葛亮尚未“出世”,故而实在也没敢把他就加进去。到了之后不久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的“威力”就“大作”了——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攻之策、借东风……简直神仙一枚!汉中大战,实在讲不出诸葛亮的“神奇”,于是就着墨较轻,只拿其中“定军山”一节,就算概括了。最后一场夷陵之战,因为诸葛亮的“缺位”,倒很是浓墨重彩了一番,给后人(读者)留下了“没有诸葛亮刘备就必然要惨败”的印象,属于“反着夸”诸葛亮。这样的反着夸的印记,到现在仍大行其道!数月前看到过的一篇文章,即可为例。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一)顺着“演义”讲“历史”的现代文章和夷陵之战的大体回顾

个人认为,对于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所谓“历史”,如果没有疑问性的思考、逻辑推演,真的并不值得花时间。这里说的“时间”,既包括写作者撰文的时间,也包括读者阅读的时间。不客气点儿说:要是没什么可质疑的新思考,真是不该浪费读者的时间!

那篇在笔者看来就有点儿浪费读者时间的关于夷陵之战的顺着演义讲历史的文章,提到了两个相比“演义”和由演义生发的“更演义”并品不出新意的关键点,大意如下:

1. 刘备不听诸葛亮劝谏,为给关羽张飞报仇,起兵草率。关于此,若说有跟“演义”和“再演义”有何不同,恐怕也就是诸如“刘备有情有义,是个性情中人,容易被情绪左右自己的思想”、“报仇心切”这样“顺向”的生发、延展。

2. 做了“如果”式的假设——“如果诸葛亮上阵,即便是战争不能一下子解决,诸葛亮也会用其他方式让东吴妥协”,以及“如果诸葛亮进攻东吴,刘备留守,蜀国会不会就有一个不一样的明天呢”。看上去,似乎比“演义”、“再演义”,多了些许凌驾历史的高姿态,却很率性地直接无视了历史不存在也从不接受“如果”的基本法则。

说了半天,想想还是该简单回顾一下夷陵之战,不然容易让不咋记得那档子事儿的读者犯晕。按“演义”的语境,事情大致是这样的——

刘备、曹操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汉中大战”(定军山)以曹操一方“完败”收场后,年事已高、饱受头风病折磨的曹操,不得不认定他足一生最忌惮的刘备已在蜀地成事、“天下三分”已成定局;并且,为维持这个“三角稳定结构”,动议袭取刘备麾下大将关羽镇守的、与刘备占据的蜀地缺乏战略硬连带的中部要地荆州;东吴方面基于之前的“孙刘联盟”,想以联姻方式跟镇守荆州的关羽拉近关系,遭关羽拒绝,新晋主帅吕蒙不再顾及“孙刘联盟”,趁关羽应对并最终击溃曹魏大军紧后的疲惫、伤病,与留守左近的曹魏军队“暗合”,击败关羽,并杀死了关羽,还向曹操“表功”。

曹操厚葬了关羽,之后不久病逝;其子曹丕,经酝酿、筹谋,“逼禅”汉献帝,建国称帝。翌年,刘备在确知“禅位”后的汉献帝刘协去世的情况下,以延续“汉室”名义,于蜀地称帝,“延汉祚”;麾下勇将张飞,为关羽“报仇心切”却“数请不准”,耿耿于怀,虐打部下,积怨成仇,遭暗杀;凶手随即去向东吴表功,遭东吴统帅孙权重责。刘备遂以给关羽张飞复仇为名,举大兵欲伐吴,遭麾下第一谋臣(不是“唯一”)诸葛亮严重反对,以至于昔日“鱼水”般的君臣宾主间,嫌隙毕现;诸葛亮劝阻无效,自请留守;刘备在没有高级谋士、军师的情况下,悍然起兵,一路奏凯。

东吴因之前“战略错误”,“拿下”了吕蒙,一时无可用帅才,以至于三朝老将程普勉力而战、阵亡,不得以起用文弱书生陆逊;刘备轻敌,中了陆逊的疲兵之计,战事迟滞,拖延至热季,为图凉快,大军隐入密林驻扎,遭陆逊指挥的东吴军队火烧,一败涂地……

从以上大致描述看,似乎,刘备“感情用事”或说“意气用事”了;又似乎,诸葛亮的缺位是战争失败的主因或说至少也是关键性因素;还似乎,如果,诸葛亮参与或者干脆就是诸葛亮带兵而刘备留守蜀地,战争的结果,可能会不同……

似乎!“似乎”而已!

比较确然的,依笔者愚见,这场战役及刘备集团的惨败,才是“天下三分”或说“三足鼎立”的最终构成步骤。即:若无夷陵之战及其结果,所谓“三国”,并不会切实形成。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也是“似乎”,刘备在夷陵的“决定性”惨败,是“历史必然”!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二)刘备是“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

说刘备“有情有义”、“性情中人”,换作是旧时顺着演义讲评书的江湖艺人,或许情有可原,但要是今时敢于提笔“话史”的笔者,就只能说,ta才真正是“性情中人”!说得不客气点儿,是“迂得可爱”。再不客气点儿,也可以说ta选错了下笔的题材,更可以去尝试写写抒情类文字或者“鸡汤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备其人,真的跟“有情有义”、“性情中人”不咋沾边儿!

在三国这段历史中,所有“统帅”级和次一级、次二级的“人物”中,刘备恐怕可以算是最冷静、最有谋略的,没有“之一”!之前,笔者曾撰文说,“统帅”一级和次一级的“准统帅”(比如诸葛亮、司马懿)的所有“人物”中,刘备也是最“善战”的!亦即:在笔者看来,整个三国,文韬武略,刘备,综合考量,可居首位!

这说法,恐怕会挨喷。但就算挨喷,也想要坚持——刘备的“才”、“略”,不在曹操之下,跟孙权相比,至少也多了半世的经验和练达;论起带兵打仗、阵前交手,刘备肯定强于曹操孙权。孙权基本不会打。曹操所有对刘备的“战胜”,都是在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唯一兵力“对等”的一次,就是汉中大战,完败!曹操、孙权之外,称得上“有能耐”的“人物”,无非周瑜、诸葛亮、司马懿、鲁肃、孙策这么几个,最多再加上吕布(吕布也曾是一路“诸侯”)。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司马懿和孙策,几乎跟刘备没交集,“参照系”对比,孙策不如孙权,也就“应该”更加不如刘备;司马懿跟诸葛亮势均力敌,对比诸葛亮就可以;周瑜鲁肃,看看他们跟刘备的交集,谁玩谁,一目了然!推导下来,刘备到底是不是“第一”,关键的对比,是跟诸葛亮比。这对君臣宾主,究竟谁更厉害些?复杂了!复杂的那些,不是本文要说的重点,不赘述。

可简单明确的是,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很可能只能“苟活于乱世”,难以“闻达于诸侯”。如果看看“正史”而非只是活在“布衣文人”构筑的“演义”里,很容易就会发现,刘备绝不是除了哭哭啼啼卖惨和“皇叔”的政治坚守外加“知人善任”再无长处的“好人”,而是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对此,其实,即便在“演义”中,也多有提到,只不过大抵都是“敌方”在提,提法是——枭雄。

不错!刘备,真真正正的,确为“枭雄”!而且是了不起的那种。

枭雄,有情有义?性情中人?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三国演义》小说中,不遗余力地渲染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桃园结义”;不惜肉麻地描述刘备如何基于“道义”不接陶谦“三让”的徐州,又是如何由于亲族关系“不忍”按“族亲”刘表的意愿“代管”荆州,甚至“不忍”占据族亲刘璋盘踞的益州(蜀地),把刘备形容成了“有情有义”。其实都怎么回事情,暂且搁在一边,就算“有情有义”,就一定是“性情中人”吗?

大抵,但凡被认作是性情中人的人,都有情有义;但反过来,就未必,有情有义,并不排斥富于理性和智慧,也不等于就非得是通常理解中的“性情中人”。仅从小说演义的刘备来看,不受徐州,不主荆州,不占益州,都更属于“坚持原则”;而通常,“性情中人”,往往都会因为“性情”而轻易打破甚至悖逆原则!

再看关于徐州、荆州、益州的“结果”,所谓不受、不主、不占,到后来都去掉了“不”字;如此,“坚持原则”的“基底”,恐怕更是审时度势而非“有情有义”!再说关羽张飞——关羽被杀,是在所谓“复仇”的夷陵之战两三年前的事情;相距较劲的张飞被杀,凶手根本不是东吴的人好吗!真要是“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恐怕早在关羽被杀第一时间就起兵复仇了吧。真那样,张飞也不会“数请不准”,更不至于无厘头地丢了性命!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三)夷陵之战多重而精妙的战略考量

说得凉薄些,夷陵之战,跟关羽张飞之死,没太大关系,但跟丢了荆州有关、很有关!

抛开小说“桃园结义”的渲染,正史上看,关羽、张飞,确实是刘备“最亲密战友”、起家的“基本群众”,但并不至于到了小说讲的“生死与共”那程度;而且,对于关羽、张飞二人,刘备的态度也不一样;简单说,跟张飞更亲近。关于此,即便从小说里看,也能到端倪——关羽,无论如何都降过曹操!华容道还放走了曹操!关羽倨傲、有能,是“得力的专家”。相比而言,一直忠诚的张飞,更具“身边人”质素,从鞭打督邮到挑战吕布,再到几乎贯穿始终的“口不择言”而实际是为刘备“代言”的表现,加上敢于认错的“真性情”,换了谁,也会更予信任和关爱。但,饶是如此,张飞之死,仍只是刘备“吞灭”东吴的借口!

没错!借口!没有关羽张飞之死,夷陵之战,也会发生。有关羽张飞的夷陵之战,会比有诸葛亮的夷陵之战,结果更好些!道理很简单——他们,关羽、张飞,无论如何,是跟刘备一条心的!而诸葛亮不是!真的不是!就算以前是,夷陵之战紧前和过程中,也不是了!某种意义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都带有“内部洗牌”的意图。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就先从“内部洗牌”开始说——攻取益州(入蜀),刘备身边有诸葛亮和庞统两大谋士,而真正参与行动的,只有庞统,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在过程中战亡。入主蜀地后,李言、法正等一干才学并不逊于诸葛亮的“坐地户”,纷至沓来,“萦绕”在刘备身边,刘备不再“只有”诸葛亮!诸葛亮的“根基”在荆襄,兄弟子侄一箩筐都在东吴做官,就便小说式的演义也只突出诸葛亮与人“斗”而鲜有触及其与人“和”的诸葛亮,入蜀后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一旦因战事需要而离开蜀地,不论胜败,还会不会“回来”,回来还能不能“有地方”,都是问号!属于刘备和诸葛亮两个的——问号!

设想一下,刘备是君、主,诸葛亮是臣、宾,如果刘备、称帝后的刘备,要求诸葛亮加入大军一起伐吴,作为臣下的诸葛亮,应该是不敢违拗的;最后刘备挂帅而诸葛亮没跟着,恐怕更是刘备的意思。这个情况,“翻译”成所有人都能明白的话,就是——你,孔明,仍然拥有我刘备的信任,蜀中,交给你了,要守住,该怎么跟“坐地户”们相处、共生,你自己看着办!我相信,至少也是希望,你能做出让我放心、满意的样子。至于这场仗……

至于这场仗,不是不带诸葛亮,而是不能带诸葛亮!这就涉及到了“外部”或说“总体”的战略考量——当初的孙刘联盟,是两个弱者对抗一个强者(曹操)所必须;汉中大战,曹操被极大削弱,刘备集团成了三家中的最强;如果还是“弱弱联手拒强”的逻辑,孙刘联盟,势必变为孙曹联盟;而且,这个“势必”,已然被荆州之失所证实!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所以,再想维持孙刘联盟,不仅因为关羽张飞之死而在“外交”层面上极度缺乏可操作性,战略角度,也已不可能!就算勉强要保住“名分”,也势必会形成“刘”碾压“孙”的“主从”状态!因而,哪怕是为促成这个“碾压”,这一仗,也是势在必行!这点上,刘备或许并不比诸葛亮看得更深远,但刘备于东吴“无私”(除了早就跑回娘家、再无音讯、无子嗣牵连的续弦夫人),诸葛亮不行——大把兄弟子侄在东吴任职,一旦两家撕破脸,诸葛家族的前途就很堪忧啦!

故而,发动夷陵之战,在刘备的战略考量中,至少有三重目的:

第一,鼎定新的“孙刘”关系——刘备未必真的如誓师所言那样非吞灭东吴不可,留着一个任他碾压、驱使、消耗的东吴,比单独对抗曹魏,要舒服得多!

第二,摆放好至少截至那时候还十分重要、不可或缺、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就势必会起消极作用的诸葛亮,让他明白,这一步是必定要走的!

第三,起兵伐吴,不仅倾举国之兵,还连同了与蜀地相临相接的西南少数民族武装——借昔日“皇叔”今天“汉帝”的威仪和刘备所固有的无可替代的领导力,融合或消耗掉这些势力,以使后面在蜀地的统治更安全、更顺畅!事实上,夷陵大败,这部分不安定因素,也随之覆灭殆尽,也就等于给“后来”打了些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诸葛亮后来对西南边地的征伐,会艰难很多!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四)夷陵之战刘备一方的战术错误

如上可见,发动伐吴的夷陵之战,并在第一时间“屏蔽”诸葛亮,绝非“意气用事”的轻率之举,其目的,远比“复仇”要复杂、深邃得多!可以说,战略角度,刘备一方不仅完全占据主动,而且战略的层次、结构,比前面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汉中大战,都更精妙!

大概也就是因为战略的深邃和精妙,一向“知兵”的刘备,在发动之初和推进战事的过程中,需要顾及的方面较多、复杂而微妙,从而导致战术方面的“力道”有所欠缺。简单举例——为更好“安置”蜀中,他把战力、年岁都更有优势的赵云留给了诸葛亮,而用相对而言更有谋略却战力稍欠的黄忠为主将,导致黄忠阵伤而亡。如果说,选取主将,算是“战术”,带黄忠而留赵云,可谓“根子上”的第一个战术错误。

第二个战术错误,还是关于主将——黄忠死后,刘备理论上可以调来赵云;但因为不放心蜀中的“安全”,加上东吴一方也并无他能看入眼的主将,已经年过六旬的刘备,就把自己当成了主将——刘备领兵打仗和单兵作战能力都远比小说描写的要强。简单就小说演义的“单兵作战能力”举例也能探到端倪——想当初,刘备是跟吕布交过手的!虽然是跟关羽张飞一起,能与“善战无前”的三国第一勇士吕布过招,也是很厉害啦!想想看,如果换作曹操、孙权,就便跟关羽张飞这样“段位”的一起,在吕布面前,怕也是难打成刘备那样的格局。可以认为,刘备对自己的“战力”仍存较充分的自信。他从来不是“目中无人”的人,可没了程普的东吴,实在也是怎么看怎么找不着能跟他“单对单”匹敌的将才。关于此,战术上讲,刘备犯了轻敌的错误。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再有就是对陆逊的完全不了解。陆逊本属跟孙氏存在根本利益冲突的“江南士族”,有没有能耐、有多大能耐,在“强龙”般存在的孙氏眼里,因为少有重用,所以并无具体概念。孙权最大的本事,在于用人;不管他如何文雅、不善战,他始终都清楚自身的“军阀”属性,一直比他的父兄更关照与士族“打底”的“地方势力”的关系,因而对陆逊有些了解,虽不具体,也足可确认,真要是带兵打仗,陆逊肯定比他强。但刘备对陆逊,连“不具体”的了解都没有!加上轻敌,一生戎马的他,就很容易把陆逊的疲兵拖延之计,误判成怯战、耍赖。这个战术错误,可以说是导致最终惨败的直接最重要原由。

另外,还是战略遂行所“限”,刘备在轻敌错误基础之上,更可能是想对东吴“破而不灭”,所以也就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想当然的对方的怯战、耍赖,从而使得陆逊的疲兵拖延之计得以实施。设想,假如,他真的就是想直接灭掉东吴,以十倍以上的绝对优势兵力,不管不顾、不计代价地强攻,陆逊十有八九是“搞不成”的!

综上,也“犯忌”地说说“如果”——如果,刘备不犯上述战术错误,就算不得胜,也不至于如事实发生的那样一败涂地、仓惶溃逃;以他的心性和一生戎马锤炼出的身体条件,也还真未必就衰到“托孤”的份儿上。那样,他就还有机会“摆平”蜀中,为“北伐”蓄积更充沛的实力和更坚实的政治基础,“蝴蝶效应”下来,后面,不仅蜀汉,曹魏和孙吴的形势走向,也必定不同;至于能怎样不同,“如果”的大前提下,还真是不好揣测。能大致猜想到的是,三国“鼎力”分裂局面,更可能持续更长时间,而不是提早“终结”。好在,历史没有“如果”,所以,一切揣测、估量,也就是今人信口说说而已。

夷陵之战是败在了战术而非战略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Tags:刘备   诸葛亮   三国   三国演义   曹操   关羽   汉献帝   我在宫里做厨师   陆逊   定军山   吕蒙   汉中   赤壁之战   荆州   张飞   文章   曹丕   美好   一直在身边   小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