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提到长春的老字号,“振兴合”这个名号是有一席之地的。上世纪50年代,是当时长春最大的百货商店,至今,很多老长春人对其还有印象,而它的前身,就是振兴合。以生活中的小小杂货为经营对象的“振兴合”为何有那么大的名气,它是如何起家的呢?
昔日创办“振兴合”的掌柜名叫刘明远,祖籍河北唐山,当年,他带着13岁的儿子闯关东来到东北,在长春落脚。最初,刘明远只是开鞋铺的,从二马路口的刘记鞋铺到后来的振兴合百货店,刘明远是如何做到的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善名远播的刘记鞋铺
刘明远父子,初到长春时,长春城的老商业街一带非常繁华热闹,爷俩就在二马路口北侧一带选了一个地方,开了个刘记鞋铺维持生活。刘明远不仅修鞋的手艺好,还很善良热心,有时鞋铺里来了穷人、要饭的,他经常让人家把鞋子脱下来给收拾收拾,修好鞋后也分文不取。有时,走路的人在鞋铺周围,鞋上掉个钉子或掉下一块掌,爷俩都会捡起来,给人家留着。
这样,时间久了,刘明远的人缘越来越好,周围的街坊四邻对其越来越信任, 刘记鞋铺也成了很多人的“货务处”。因为掌柜的热心,那时,街坊邻居有上街买菜的、看戏的、揽活的朋友熟人都喜欢到刘记鞋铺歇歇脚,喝口水,或把拿不动的东西寄放在鞋铺里,等逛完街再来取。对到鞋铺里的顾客或熟人,刘家爷俩不仅不烦,还沏上“东发合”老茶庄的铁观音,招待街坊邻居,渐渐地,刘记鞋铺的善名远播。
“振兴合”是如何开起来的?
据传,刘记鞋铺因为掌柜的人品好,热心肠,聚拢了很多人。在常来鞋铺存东西、唠嗑的人当中,有一位人称关副官的,据说是长春南大营一位将军的副官,他每次上街必到刘记鞋铺坐坐,有时买了东西拿不了或忘了,几天以后来取也照样保存得好好的。时间长了,关副官和刘明远成了好朋友。
一天夜里,关副官领着一位将军来到刘记鞋铺,说是两人要出远门,临行前要存一些东西在鞋铺,希望刘明远为其保管。刘将军让马弁抬进来四个皮箱子放在地上,然后就和关副官领着人匆匆走了。刘明远不敢怠慢,赶紧把四个箱子藏在鞋铺的房顶上,妥善保管起来。
哪知刘将军一走,几年过去了,毫无音信。有一年的夏天,刘明远的儿子说,过了这么久,如果留下的东西是衣服什么,怕潮了,应该打开晾晾。打开后,才发现四大箱东西居然是现大洋。
刘明远让儿子不能动这些钱,说是别人的。于是,两人又把箱子封好,继续给保管着。一晃又过去了几年。关副官和刘将军还是不见人影。儿子就和父亲商量,提议先用这些钱开个买卖,让钱能生钱,等刘将军和关副官有信了,再把钱换回去。因为时隔太久了,刘明远同意了儿子的这个提议。
当时,正好刘记鞋铺对面有座小旧楼要出兑,爷俩一商量就将其买了下来,又用这些大洋四处购进小百货,开起了杂货店,为杂货店起名叫“振兴合”。之前,由于刘明远热心肠,关里的一些乡亲屯邻都到东北投奔他,在他的鞋铺旁开了数间小店。刘明远开杂货店后,乡亲屯邻在他的铺子里占一块地方卖杂货。振兴合的“合”字,取的正是这个意思,就是大家“合”在一起,图个真正的前程之意。
杂货店开起来了,名字也起好了,刘明远请人写了字,刻了匾挂出去。大家一直推举刘明远为大掌柜,推举其子为二掌柜。店内各摊买卖是分摊掌柜的。在长春专门经营小百货的大买卖“振兴合”就这样“立”起来了。
“振兴合”的小百货“小”到什么程度?
什么针头线脑、火柴、抠耳勺,无论东西多小多碎,在“振兴合”都能找到。刘明远认为,开买卖的目的不仅是要大伙挣钱,还要为长春地面上的父老提供方便。在这个理念下,当时的振兴合杂货店在宽城子老城一下子出了名,而且开出了自己的特色。
“振兴合”的确做到了刘明远希望的那样,什么细小的货品都有,当时的长春人,衣服上丢了个扣,无论大小、颜色、规格是什么样的,都能在振兴合配上。与此同时,刘明远经营讲究童叟无欺,而且“柜上”(售货的服务人员)讲究买卖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只要往柜台前一站,有来买东西的顾客,哪怕是只买一分钱的货,也要求“柜上”百问不烦。
不但对店里的服务人员要求高,刘明远对自己要求也非常高。他经常领着各摊的业主练“手劲”,也就是接钱付货的功夫。刘明远知道,“振兴合”经营的都是小百货,来买的人特别多,而且都是着急的主,就要求付货一定要快。于是,刘明远练就了“一把抓”的功夫,比如买扣,顾客要20个,他伸手一抓一包,保证20个不多不少。有好信儿的顾客,专门来店里看刘明远一抓一包的功夫,最后让来观察的顾客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外,刘明远还会“袖里吞金”的计算术,顾客不论买什么,买多少,只要一叨咕,他两手抄袖站在柜台旁,嘴里“嗯嗯”的答应着,顾客说完了,他的账也出来了,这是他在袖子里用手指“掐”算的。
那时的“振兴合”是二层小楼,楼上楼下有几百个摊位,全是小百货,每个摊有“摊掌柜的”,全权负责当天的业务。从前,在老长春一提起振兴合杂货店,没有不知道的。1954年公私合营,长春市里的各种小买卖合并到一处成立了东北商场,东北商场是那时长春最大的百货商店。一直到今天,很多老长春人还留恋昔日“振兴合”的杂货很全,想起昔日掌柜的刘明远的人品,依然赞不绝口。
信息来源:长春晚报
本文作者:长春房产资讯(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71522160938240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猜你喜欢
- 姑娘,婚礼上你最好的搭配,就是穿对西装的新郎。雅比斯服装定制
- 长春会展业:搭建城市发展的“品牌之窗美女箭术杀妖”_吉林
- 长春哈尔滨签署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哈长城市群建设|长218.28.225.221春|城市群|哈尔滨
- 哈尔滨与长春合作交流对接danmeimanhua座谈会在长春举行 王君正孙喆讲话 刘忻主持|孙喆|长春|刘忻
- Feeling 长春 Cool|感受火r2v32辣辣的关东风情_吉林
- 哈铁将调图 增开至大连、长春等地高铁动逃出俱房间车组_吉林
- CUVA北方赛区女子组揭幕 长春师范大学完胜南开_排球_竞特种兵对攻技风暴
- 一把手被问海上保卫战中文版责后 这里来了"不怕触及矛盾"的新领导|长春市|一汽|刘忻
- 刘忻阿德马城寨任长春市代市长、副市长
- 刘忻任长春市代市长(图|简历)终极螃蟹大战|开发区|刘忻|电子
- 搜索
-
- 06-01曾国藩识人故事——听其言而观其行
- 06-01多年前,在中国的宁夏发生了一场奇灾,没山的地方一夜出现一座山
- 06-01十二艺节|话剧《共同家园》:再现荡气回肠同胞大爱
- 06-01河北故城的谢公堤
- 06-01第一位女词人只留下半首词,后人续写如狗尾续貂,原为皇帝贤内助
- 06-01狄青小兵出身,领兵出征将校不听号令,他斩了32个,剩下全老实
- 06-01襄樊之战,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对关羽见死不救?
- 06-01刘邦最强谋士之死
- 06-01武则天第一次侍寝就与众不同,太宗皇帝当下赐下“媚娘”称号
- 06-01话说三国---张飞有个不争气的儿子
- 1000℃古稀老人暂停呼吸国际航班提前落地|老人|触摸春天哈尔滨
- 1000℃龙煤双鸭山煤矿事故有256人升井 17人被龙时代漫画困
- 1000℃护“杨”有“功”新技漫威之超级科学家术获“梁希奖”|新技术|梁希|林业
- 1000℃飒漫画105期飞达的哥绕行强拼 乘客可用微信投诉|飞达|乘客|违规
- 1000℃黑龙啕球封喷江召开机动车尾气治理集成技术交流会|黑龙江|机动车|尾气
- 1000℃耐克增长放缓裁员千人 看似风光危机开始显现|耐克|裁员|阿迪达斯_冰岛神狙是谁财经
- 1000℃美称中国056护卫假面骑士00018舰安装拖曳声呐 专门实施反潜战 |海军|护卫舰|直升机_军事
- 1000℃松原发生4.5级地震 长春等地均有震感|时事|松原|地震|长春|吉林|哈尔滨奇观宁暂辍|齐齐哈尔_视频
- 1000℃2018中俄"舞动松江"健康机器猫铁人兵团快乐舞创编总决赛举行|松江|总决赛|平房区
- 1000℃宏益杯国象棋协大师赛开幕 3小地鼠的花园0多万人次观看直播_棋牌_竞技风暴
- 05-31为了顺利侵占我国,日本编造三个著名谎言,至今都有人相信
- 05-31历史上名字相同的两位皇后,一位嫁给3个皇帝,一个生下4个皇帝
- 05-31为什么康.轧荦山(安禄山)会叛乱,掌握37.77%的边军实力是关键!
- 05-301950年的上海
- 05-30刘伯温为朱元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却因3件事二人关系破裂
- 05-30为什么西汉末年王莽的新不被正史承认,但是武则天的周却被承认?
- 05-30三国最大胆的“狗贼”:不忠,不义,不仁,所做之事,千古唾弃!
- 05-30最狠的白眼狼,娶皇帝孙女,饿死皇帝杀死岳父,最后肉被老婆吃掉
- 05-30土木堡之变的不同选择,杀害于谦的徐有贞,也是一名治水能臣
- 05-30春秋战国桑丘之战,秦国为何甘愿称臣?
- 标签列表
-
- 哈尔滨 (584)
- 历史 (289)
- 黑龙江 (179)
- 哈尔滨市 (150)
- 哈市 (147)
- 黑龙江省 (119)
- 清朝 (105)
- 旅游 (103)
- 哈工大 (99)
- 不完美妈妈 (89)
- 明朝 (85)
- 龙江 (83)
- 文化 (77)
- 高考 (76)
- 大大 (73)
- 中国 (73)
- 玉米 (72)
- 唐朝 (71)
- 日本 (60)
- 旅客 (60)
- 经济 (59)
- 期货 (59)
- NBA (58)
- 高铁 (58)
- 政府 (57)
- 政治 (55)
- 新疆 (54)
- 三国 (53)
- 大学 (53)
- 张庆伟 (52)
- 万达 (52)
- 曹操 (51)
- 王兆力 (51)
- 机器人 (51)
- 冰雪 (51)
- 火灾 (48)
- 铁路 (48)
- 中国历史 (46)
- 冰城 (46)
- 俄罗斯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