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90后”住进了养www.bnude.cn老院:用青春对抗孤独|90后|杨云海|养老院

网络整理 2018-10-19 最新信息

  新华社杭州10月18日电 (记者魏董华 俞菀)23岁的单婷婷和往常一样下班后搭乘137路公交车回家,半小时左右坐到终点站下车。终点站就在她“家”门口——阳光家园,一家位于杭州滨江的养老院。

  两个多月前,单婷婷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她公司所在的区有一家养老院给在杭州单身无房的年轻人提供住宿,每个月花300元就可以住一间30多平方米的单间,条件是空闲时陪伴院里的老人。

  29岁的安徽人杨云海在去哈尔滨上大学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在大学学习国画书法。毕业后几经辗转,最后和朋友在杭州合开了一间工作室,搞书画培训。

  “起初我都是住在工作室,后来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多,觉得不方便就搬出去住了。”杨云海花了1400元租了一个单间,嫌贵又找了一个人合租分摊房费。

  “要知道300元有时候甚至还不够外面租房的水电费。在这里每个月陪伴老人超过20个小时,还可以免水电费。”杨云海说。

  院里的老人听说住进来一个会写书法的老师,都很高兴,管他叫“大海老师”。

  在养老院里,每层楼都有一间书法教室,老人们每天都会在这里练习。由于培训机构的上课时间大多数在晚上,杨云海就趁白天有空,每间教室去转转,辅导老人们写字。

  “教老人写字有很多细节要注意,他们眼睛耳朵都不太好使,有些腿脚也都不方便,需要更多耐心去指导。”杨云海说。

  住在这里的年轻人起初都只是简单陪老人聊聊天、下下棋、唱唱歌之类,后来院方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挥一技之长,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充实。

  单婷婷不会书画这些专业技能,但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她英语不错,和院方一商量,就开设了英语课,没想到老人们学英语的热情非常高。

  “第一堂课就去了二三十人,比我第一堂书法课人多了一倍。”杨云海说。

  “年轻人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养老院也希望引导帮助大家更好地陪伴老人,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滨江绿康阳光家园社工部主任王恺说。

  王恺说,这项叫作“陪伴是最长情告白”的计划,是养老院和当地民政部门一起制定的方案,借鉴国外比较流行的“代际交流”模式,让两代人原本平行的人生轨迹产生温暖的交集。

  养老院的这个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一开始报名的人很多,但我们床位有限,只有14个名额。”王恺说,我们也担心把本来就非常紧缺的养老床位给年轻人会引起质疑,但我们愿意去尝试用抵扣房租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志愿者陪伴老人。

  1998年出生的吴凯是这批人中年纪最小的,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他对老人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

  “我毕业后就从事和养老行业相关的工作,可能有人会觉得这里都是老人,很沉闷,但我觉得能够陪伴他们很开心,毕竟有一天我也会老去。”吴凯说。

  “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适应养老院的生活,14个人中有七八个人能够长期坚持每天抽出时间来陪老人。”王恺说,不适应这种生活的年轻人会选择退出。

  留下来的年轻人更多是被相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温情所打动。

  住在杨云海楼上的郝爷爷已经出现记忆力衰退现象,最初两人在食堂吃饭时认识,后来慢慢熟悉。有时候杨云海工作忙白天不在院里,老人就会到处去问人,“大海”去哪里了?

  杨云海说,郝爷爷有两个儿子,一个在杭州、一个在深圳,平常都很忙,很少来探望他。

  “老人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单婷婷说,有时候还主动要求帮我们洗床单。

  “将来我结婚了,或者没有条件住这里了,我还会时常过来看望他们,陪他们写写字。”杨云海说。

Tags:90后   杨云海   养老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