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正文

北京五大烂校?中国五大名校是哪几个

网络整理 2024-02-11 考试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北京五大烂校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五大名校是哪几个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五大名校,求助!
  2. 北京十大烂学校
  3. 关于北京的问题

一、中国五大名校,求助!

1、清华大学这所百年名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从理工科大学,逐渐发展成了一所综合实力超强的**大学,也是近几年来第一次在排行榜中超越北京大学。在本次泰晤士亚洲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大学位列亚洲第二,仅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目前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好的,也是工科实力最强的大学。

2、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一直是我国内地**大学的代名词,多年来一级雄居我键滚漏国大学排行榜第一名。北京大学,目前除了工科实力稍稿烂微逊色一点,在人文社科,理科等领域都是毫无疑问的全国第一。在大学排行榜中,本次北京大学排名亚洲第三。

3、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我国内地两所最顶尖的最高学府,也是很多**考生和**考生梦寐以求的最高殿堂。每年各省、各市状元,大部分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4、香港大学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以前曾被称为亚洲的常青藤,也是一所百年名校。香港大学也是香港的第一所大学,简称港大。香港大学虽然学科不多,但在一些领域内,具有超强的科研实力,比如香港大学的牙医学在全世界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香港大学的法学院也是多年来排名亚洲第一。在本次大学排行榜中,香港大学排名亚洲第四。

5、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是香港成立的第三所大学,创办时间为1980年,至今仅有不到40年的时间。

6、香港科技大学虽然非常年轻,而且也属于那种小而精的学校,目前仅设立了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等。但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实力,绝对是属于超一流的大学,特别是在工科和商科类专业上,实力雄厚。

7、香港科技大学虽然创立仅仅只有三十几年,但目前综合实力已经排名亚洲第五。

8、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由新亚书院,崇基书院和联合书院合并而成。香港中文大学的成立是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它的成立终结了英文在香港的官方语言垄断的地位。

9、香港中文大学,不同于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他的专业都是与中文类专业为特色,目前比较好的专业有应用语言学,宗教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会计学,经济学等。香港中文大学,在本次大学排行榜中排亚洲第七。

二、北京十大烂学校

北京十大烂学校:中国师范学院、中国邮电大学、中国科技工程学院、中国传媒艺术学院、北京国际医学院、北京财贸管理大学、北京经济工程学院、北京城市建设学院北京商贸管理学院、北京中山学院、北京实验大学。

中国师范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中国师范学院上榜。

中国邮电大学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中国邮电大学上榜。

中国科技工程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中国科技工程学院上榜。

中国传媒艺术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中国传媒艺术学院上榜。

北京国际医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北京国际医学院上榜。

北京财贸管理大学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北京财贸管理大学上榜。

北京经济工程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北京经济工程学院上榜。

北京现代商务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北京现代商务学院上榜。

北京中山学院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北京中山学院上榜。

北京实验大学是一所位于北京的虚假大学。201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公布392所“野鸡大学”,北京实验大学上榜。

1、大学的意义在于一个个**的人格,在接受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形成,逐渐完善。

2、相对于学生一生而言,大学存在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其间只能去探索其人生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有关知识、能力以及习惯养成的一小部分。但是这一小部分却是极为特别的,因其决定着一个人人生的高度和广度。

3、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教会学生怎样思想。大学造就了许多文明的知识先驱,缔造了许多让人景仰的思想丰碑。

三、关于北京的问题

1、——120名清朝幼童赴美留学的前前后后

2、1872年—1875年,在曾国藩、李鸿章、容闳等洋务派的主持下,

3、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其中50多人进入哈佛、

4、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深造。中国铁路工程开拓者詹

5、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进行到第10年

6、时,遭到强烈反对,“留**童”被强行提前召回。

7、晚清民初的历史舞台上,从此出现了“留**童”的身影。他们

8、有的在中法海战、中日海战中为国捐躯;有的成为中国铁路、电报、

9、矿山事业的开创者;有的成为清朝大臣;**第一任国务**,

10、派遣幼童到美国留学,是“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这

11、两句话,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里说的。因为“古今未有”

12、,所以这一计划的决定,采取了极其郑重的方式:1871年8月5日,先

13、由曾国藩李鸿章联名,向同治皇帝(实际上是向垂帘听政的慈禧、慈

14、安两位皇太后)会奏;太后批给**各国事务衙门复议;**衙门和

15、曾国藩、李鸿章对奏稿进行商议修订,9月5日,再将“议奏”呈太后;

16、在奏折里,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样评价外国的科学技术:西洋军事

17、实力的背后,有地理、数学、天文、制造等多种知识;他们重视引入

18、外国的先进技术,把学有所成的“游学”者请到学校,教授各门科学;

19、他们把陆军和海军的建设看做“身心性命”……今天我们中国要仿效

20、他们的成功之道,最紧迫的,是应当选拔聪颖子弟到海外留学,努力

21、钻研,以实现皇上逐步自强的夙愿……

22、他们的规划是:访选各省聪颖幼童,每年30名,四年共120名,

23、分批搭船赴洋,在外国留学,15年后,按年分批回国。“计回华之日,

24、各幼童不过三十上下,年方力强,正可及时报效”。

25、奏折对幼童留美的具体事宜做了规定:赴洋幼童学习一年,如气

26、性顽劣,或不服水土,将来难望成就,就应由驻洋委员随时撤回。幼

27、童入学之初,读什么书,学什么专业,应由驻洋委员列册登注,每四

28、曾国藩和李鸿章决定,由翰林陈兰彬担任留学事务局正委员,留

29、学计划的积极倡议者容闳为副委员。后来,**的容闳与保守的陈兰

30、彬及其继任吴子登之间产生矛盾,最终导致留学计划的夭折。

31、第一批“留**童”于1872年8月11日起程赴美。前后四批,共1

32、20名“留**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三万二千里,横渡太平洋去

33、美国的。有一个叫祁兆熙的人,是奉命护送第三批“留**童”的小

34、官。他留下了一部《游美洲日记》,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个多世纪前

35、在上海登船的头天晚上,天真的孩子们看到洋泾浜一带的“自来

36、火灯”(煤气灯)“簇簇匀排,荡漾波心”,快乐至极。启程时天蒙

37、蒙亮,他们兴冲冲早起,观看轮船驶出吴淞口。

38、午后天气变坏了,“风雨交加,舱面不能行走,晕浪者呕吐大作,

39、俱睡而不能起。”风浪一起,舱间便“多啼哭声,不得安睡”。

40、幼童的适应性也强。经过十数天的航行,晕船者开始减少。每遇

41、大风暴,祁兆熙等大人还如醉汉,孩子们却“嬉戏自得,毫无恐怖”。

42、到了深夜,小家伙们还“在大菜间**”,喧哗不已。他们甚至有些

43、喜欢风浪,因为风高浪急的时候,祁兆熙就会免除他们每天的功课。

44、祁兆熙是个十分尽职的官员,他发给幼童们《太上感应篇》、《

45、三训合刊》,每天上午宣讲。晚上则让孩子们温习“西书”。开始,

46、幼童吃不惯船上的西餐,把祁兆熙治喉咙痛的咸西瓜皮抢**光。但

47、是航程刚刚过半,多半幼童已经习惯了牛奶面包。祁兆熙记述的食物

48、有牛肉、羊肉、鱼、甜咸皆有的面饼,饮料有奶茶、冰水。

49、在祁兆熙的日记中,还可见到他管束教育淘气幼童的记述。他曾

50、“薄责”三名不守规矩的孩子,管教几个“寻口舌”斗嘴的人。一天,

51、有几个幼童从甲板上捡回外国人遗弃的地图,他看到后严厉斥责,命

52、送回原处。不仅如此,他还把幼童**起来训话,告诫他们说:“用

53、了船上的东西,一定要归还原处;精细的东西,千万不能损坏;只有

54、这样,人家才说你聪明,不会讨厌你。你们给我记住!”

55、30天航行终于结束,在旧金山上岸之前,祁兆熙打开衣箱,让幼

56、童换好上岸的服装,那是一套崭新的衣服:“蓝绉夹衫,酱色绉长褂,

57、1872年9月15日,《**》旧金山报道:

58、昨天到达的30位中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都是优秀的有才智的

59、淑女和绅士,并且外表比从前到访美国的同胞更加整洁。3位满清官

60、吏阶层的监护人和他们同行。中国政府拨出100万美元作为他们的教

61、育经费。中国政府计划每年选派30名学生前往这个国家。

62、新**让幼童睁大了双眼。最让幼童感兴趣的莫过于“火车”。

63、要问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什么样的,“火车时代”无疑是最好

64、的概括。第一批幼童抵达美国时,这个年轻的国家刚刚修筑了横跨大

65、陆的火车干线。十几年前还处在田园牧歌时代的土地,**之间从东

66、“留**童”乘火车到达的终点站,是康涅狄格河畔的Springfi

67、eld,中国人给了这座城市一个清新的名字:“春田”。大作家马克

68、·吐温一家居住在此。不但他的两个女儿日后成为留**童的同学,

69、作家自己,也与留学事务局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让这批年纪尚小的

70、中国幼童尽快学习语言,并得到家庭的关怀,在容闳的积极奔走下,

71、康州当局决定,将幼童三五一组,分散到康涅狄格河谷的美国人家中。

72、消息传出,愿意接受中国幼童的美国家庭踊跃报名。当第一批幼

73、童到达时,已有122个家庭表达了意愿。

74、对幸运地获得批准的“Host Family”(负责接待的家庭),康

75、州教育局局长诺索布专门写了一**信。他要求家长们掌握孩子的作息

76、时间,孩子们还很幼小,在慈爱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注意道德培养,

77、注意中文的温习。他还特别提到了幼童的健康:

78、要让中国学生知道卫生之道,要让他们经常洗澡。遇到天气有变,

79、必须躲避风寒,尤其在出汗后要特别谨慎,以免发生意外!

80、有多少“留**童”曾经考入美国的大学?他们曾进入哪些大学?

81、当我们开始追寻这一历史时,有关的资料不够翔实和确切。虽然仍有

82、空白和疑点,我们的调查还是向前推进了一步—————查明至少有

83、有22位幼童进入容闳的母校耶鲁大学。他们是:詹天佑、欧阳庚、

84、容揆、黄开甲、梁敦彦、张康仁、钟文耀、蔡绍基、唐国安、谭耀勋、

85、李恩富、容星桥、曾溥、陈佩瑚、刘家照、陈巨溶、陆永泉、祁祖彝、

86、卢祖华、徐振鹏、钟俊成、钱文魁。

87、容揆和谭耀勋是抗拒“召回”,在大批幼童回国后,留在美国完

88、成耶鲁大学学业的。李恩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后,重新回到美国,

89、在位于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的“留**童”有:邝咏钟、

90、方伯梁、邝贤俦、薛有福、邝景扬、邓士聪、杨兆楠等人。

91、在哈佛大学档案馆,我们查到了中国“留**童”丁崇吉的入学

92、3位进入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唐绍仪、周寿臣、吴仰曾。

93、5位“留**童”进入了纽约州瑞萨莱尔理工学院:吴应科、吴

94、敬荣、苏锐钊、罗国瑞、潘铭钟。潘铭钟15岁就进入大学,被称为“

95、天才少年”,却因过度刻苦,在入校一年后病逝。我们在哈特福德看

96、到了潘铭钟的墓,草丛中,小小的墓碑已经开裂……

97、可以肯定,这决不是“留**童”进入大学的完整记录。

98、李鸿章原计划把留学幼童送入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但当若干幼

99、童从美国的高中毕业,准备到大学读书时,美国政府却没有接受中国

100、政府的请求。他们允许日本学生在军校学习,却未给中国幼童同样的

101、权利。同时,美国西海岸出现了“**”浪潮,给中美关系蒙上了阴

102、在容闳和陈兰彬、吴子登为留学生的洋化问题发生争执的情况下,

103、皇帝此时也在一份奏折上批示,要求对留洋事务局严加整顿。在这种

104、形势下,李鸿章感觉到出洋留学事务局大势已去。1881年2月20**

105、在给陈兰彬的电报中说,“如真无功效,弗如及早撤局省费”。但几

106、天后他接到美国的大学校长和前总统格兰特的两**来信,又对“裁撤”

107、容闳感到吴子登威胁留学事务局生存时,立刻向密友、当地教堂

108、牧师推切尔求助。推切尔首先联络美国若干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联名

109、推切尔牧师和他的好友马克·吐温还决定到纽约见前总统格兰特

110、马克·吐温描绘过那天的情景:过程很有趣。推切尔整夜未合眼,

111、准备见格兰特时的铿锵有力的措辞、无可辩驳的事实,并且将它们烂

112、熟于心,所有的努力不过是要请求格兰特在一份给中国总督大人李鸿

113、章的**书上签上名字。结果是,推切尔还没有正式开始他的宣讲,

114、格兰特立刻表态,“我会给总督大人写一**信,单独写一**,给他施

115、加一些更有力的证据,我很了解他,我的话对他会有分量的。我立刻

116、就写。”转眼间,推切尔所作的所有努力都成了零。就好像他来向人

117、借1美元,在他还莫名其妙的时候,人家给了他1000美元。

118、1881年2月24日,李鸿章致电陈兰彬:格兰特来函,幼童在美颇

119、有进益,如修路、开矿、筑炮台、制机器各艺,可期学成,若裁撤极

120、李鸿章是久经**风浪的圆滑老臣,在信中,他没有挺身保护容

121、闳,而是说,多年来,容闳偏重西学,使幼童中学荒疏,他曾一再去

122、信诫勉。又说,学生大半出生于广东,幼年出洋,沾染洋习在所难免;

123、吴子登绳之过严,导致冲突,以至于要“全撤”,未免近于固执。他

124、说,容闳不愿裁撤,是意料中的;陈兰彬坚持全裁,也不是没有原因。

125、倒是吴子登后来提出的是“半撤半留”的办法值得考虑。李鸿章的意

126、见:进入大学的学生应当继续读完,其余学生中选择聪颖可成才者酌

127、留若干,此外逐渐撤回;留学事务局的人员可酌裁省费。由于当时已

128、有近60名幼童进入大学,加上“酌留若干”,这一方案,真正撤回的

129、只是少数。李鸿章的苦心,由此可见一斑。

130、然而,他没有想到,**衙门正好借题发挥,称李鸿章有“不撤

131、而撤之意”,向皇帝呈递了“奏请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的奏折。

132、1901年11月,弥留之际的李鸿章在病榻上口述遗嘱,称“环顾宇

133、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力保袁世凯继任。42岁的袁世凯接过李

134、鸿章的衣钵,顺理成章地起用李鸿章栽培的这一批留洋人才。

135、袁世凯在天津大展他的“新政”宏图,一批“留**童”**天

136、1901年底,唐绍仪出任津海关道,一直到1904年。在极其复杂的

137、环境下,他参与了从八国联军手中接收被占的天津,处理涉外事务以

138、及督察**、清理金融等工作。在天津,他还创办了电报学堂,招收

139、唐绍仪的继任者是梁敦彦。当年从美国回国后,一个偶然的机会

140、使他成为张之洞的译电员,得到张之洞赏识,被升为“江汉关道”,

141、1904年改任津海关道。不久,又兼任京奉铁路总办。

142、曾就读美国斯蒂芬工学院的梁如浩,曾和唐绍仪一同去**海关,

143、后同在袁世凯幕府。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后,梁如浩担任北宁铁路总

144、办和牛庄海关道,然后,他又接替梁敦彦任津海关道。他的继任还是

145、“留**童”,曾就读耶鲁大学的蔡绍基。

146、蔡绍基曾在维新时期参加天津中西学堂的创办。1903年4月,天

147、津中西学堂改为北洋大学,蔡绍基先为帮办,后为总办,他是“留美

148、幼童”中出现的第一位大学校长。

149、曾担任“镇远”舰枪炮大副的曹嘉祥,被袁世凯任命为天津巡警

150、道,成为中国新式**的创办人之一,因他的努力,“新政”时期的

151、袁世凯权倾一时,就任直隶总督不久,他就被清廷任命为督办铁

152、路大臣、督办商务大臣和督办电政大臣,铁路、电信等要害部门都在

153、他的管辖之下。一时间,一批学习铁路、电报的“留**童”成为袁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