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正文

行测题库及答案2022 行政能力测试2023题库及答案

网络整理 2023-12-13 考试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行测题库及答案2022,行政能力测试2023题库及答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2022省考行测言语常见易错题及解析
  2. 行测题库:逻辑判断模拟题-2022天津**院校联考(4-20)
  3. 2022省考行测数资考点
  4. 2022年国考行测(执法类)真题及答案【常识判断】

一、2022省考行测言语常见易错题及解析

1、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一共有三大题型,逻辑填空是其中之一。它考察的是考生准确、得体的遣词用句的能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段的基础上,辨析选项,运用自己的所学与日常积累,选出最契合语境的选项。大部分考生之所以做不对就是因为日常积累不够,有的不清楚选项词语意思,有的虽然知道选项意思,但是又不清楚用法、不了解词语侧重,无法选出正确选项。而有的考生则是喜欢脑补,总是把许多与文段无关的自己内心的想法加入题目当中,这样也很容易选错。所以各位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多积累一些成语、实词,这样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另外,做题的过程中要重视理解,注意方法的运用,许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做题。最后,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以文段内容为重,切忌过分脑补。接下来我们来梳理几道易错题:

2、【例1】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必然________欧元国家的金融投资,使欧元区的金融机构蒙受重大损失,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逐渐暴露出来,引发一次次的金融________。

3、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4、【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根据“必然”“重大损失”可知,金融危机会导致欧元区金融机构遭受重大损伤,感情倾向偏消极,且语义较重。A项“打击”指敲打、撞击,使受挫折,仅侧重受到挫折;B项“重创”指使受到重大伤亡或损害;C项“影响”意为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D项“波及”意为牵涉到,影响到。C项和D项的两词均为中性词,且“打击”“影响”“波及”三者与“重创”相比,均语义过轻,无法对应文段的“蒙受重大损失”,排除A项、C项和D项。锁定答案B项。

5、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恐慌”意为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引发一次次的金融恐慌”符合文意。

6、【例2】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新奇、鲜活的历史,在当时却是__________的事情,并不被社会重视,大多是作为轶闻而散见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或清末以来出现的报章之中。资料的极端_________,成为社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进入这个领域的重重难关。

7、【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前文中说的“散见于”可知,第二空强调资料不集中。A项“晦涩”指不流畅,不易懂,文中并未强调“难懂”,排除A项。B项“隐秘”指隐蔽不显露,文段提到“大多出现在报章之中”,所以不能是“隐秘”,排除B项。C项“分散”与“资料的极端分散”呼应,符合语境。D项“匮乏”指缺乏、贫乏,文段说资料大多作为逸闻而散见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匮乏”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答案锁定C项。

8、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根据转折关联词“却”可知,第一空填入词语应与“新奇”“鲜活”意义相反。“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符合语境。

二、行测题库:逻辑判断模拟题-2022天津**院校联考(4-20)

1、某学校甲、乙、丙三位老师年龄各不相同,一位喜欢**,一位喜欢**,一位喜欢排球。现在知道:①甲老师比喜欢**的人年龄大;②喜欢排球的老师比喜欢**的老师年龄小;③乙老师年龄最大。由此可以推出:

2、小周、小吴、小郑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已知:①小郑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②小周的年龄和农民不同;③农民的年龄比小吴小。

A.小周是工人、小吴是知识分子、小郑是农民

B.小周是知识分子、小吴是农民、小郑是工人

C.小周是知识分子、小吴是工人、小郑是农民

D.小周是工人、小吴是农民、小郑是知识分子

3、在成功的道路上,所有捷径都是弯路,所有弯路都是必经之路。因此,依附强者并不是成功道路上的捷径。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使上述结论成立?

A.所有捷径都是必经之路 B.依附强者不是必经之路

C.所有弯路都不是捷径 D.依附强者都是弯路

1、【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乙老师年龄最大是一个确定性信息,联合条件①可得,乙>甲>丙,并且丙喜欢**,观察答案可知,答案选择C。

第二种方法,就是找关联性的信息。那什么是关联性信息呢?简单来说,就是题干当中出现次数较多的一些信息,比如说题干有五个条件,有三个条件都涉及到了小王,那么小王他就是关联性信息。那这样的信息,出现次数较多,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东西相对也较多,那自然就更容易分析清楚题干间的关系。

2、【答案】C。解析:这一道题的3个条件都没法得到确定性信息,所以我们可以从关联性入手。那这3个条件当中,农民的次数出现了两次分别是条件②和③,由此,第一步:根据条件②我们可以得到农民不是小周,根据条件③可得农民不是小吴。由此可知,农民一定是小郑。第二步:联合条件①③,可得三者的年龄大小关系为吴>郑(农民)>知识分子。由此可得小吴是工人,小周是知识分子,小郑是农民。所以,答案选择C。

3、【答案】B。解析:题干跟选项中出现多个“所有”、“有些”和重复概念以及问法,我们能够明确此题考查的是三段论的前提型题目,而解决此类题目比较好用的方法就是利用三段论的推理规则进行排除。我们也可以发现,题干已经给出的两个前提恰好满足“所有A是B+所有B是C”的形式,两者可以合并得到:所有A是C,即所有成功道路上的捷径都是必经之路。由“所有成功道路上的捷径都是必经之路”得到“依附强者并不是成功道路上的捷径”,那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三个词项中只有“捷径”出现了两次,而“必经之路”、“依附强者”均只出现一次。根据推理规则“三个词项均需出现两次”可知,要补充的前提需要建立“必经之路”跟“依附强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排除C项、D项。同时,前提中全都是是肯定式表达“是”,而结论里出现了否定式表达“不是”,根据“前提与结论中‘是’和‘有些’的奇偶性保持一致”可知,要补充的前提需要是否定式表达。据此排除A项,锁定答案为B项。

三、2022省考行测数资考点

1、 2022年省公**资料分析的考点中规中矩,基本都是常规考点,与往年相差不大,但整体难度有所下降哦!刚刚考过得小伙伴以下公式是不是都用到了!

2、本次考试以下这两道题,小伙伴们是不是也似曾相识呢,那就窃喜吧!其他题目也是我们课上讲过的基本题型哦!比如经济利润问题下的统筹经济这一考点,让我们所求最大利润时商品的售价为多少?

3、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纪念品十分畅销。销售期间某商家发现,进价为每个40元的“冰墩墩”,当售价定为44元时,每天可售出300个,售价每上涨1元,每天销量减少10个。现商家决定提价销售,若要使销售利润达到最大,则售价应为:

4、刚刚考过的小伙伴是不是用到了**的公式呀!

5、除了经济利润问题之外,本次考试在排列组合与概率方面出现了4道题,但是都是较为简单的基础题目。我们在冲刺课中也见到了类似的题目。

6、**是2022年省公**数量关系中相似考题:

7、 2022年省公**数量部分(题目来**生回忆)

8、为了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某市派出4位专家(甲、乙、丙、丁)前往某山区3个勘探点进行环境监测,要求每个勘探点至少安排一名专家。那么甲、乙两名专家去了不同的勘探点的概率是:

9、到底同学们考的怎么样,赶紧来估分吧!

四、2022年国考行测(执法类)真题及答案【常识判断】

2022年国考行测科目考试于11月28日上午11点结束,考后根据网友回忆,我为大家整理了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真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1、(单选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以下关于新发展阶段的理解,正确的有几项?

①新发展阶段是中****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域的新阶段

②新发展阶段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

③新发展阶段是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入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发展阶段

④新发展阶段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发展阶段

2、(单选题)**指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下列举措不属于需求侧**的是:

3、(单选题)“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以下“七一勋章”获得者与其先进事迹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张桂梅——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B.王兰花——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C.孙景坤——公而忘私永葆****的战斗功臣

D.李宏塔——为国守海寸步不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4、(单选题)关于中****成立百年的宝贵经验,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爱国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B.勇于自我**是中****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C.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5、(单选题)**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从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②’的憧憬,再到③‘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

A.司马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严复

B.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司马迁;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夷十万民;**

D.屈原;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夷十万民;严复

注:以上仅为部分真题及答案,详细内容陆续为大家整理。

关于行测题库及答案2022,行政能力测试2023题库及答案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