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正文

2022年中考新政策,2022年中考新变化

网络整理 2024-03-17 考试

大家好,2022年中考新政策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2022年中考新变化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2022年中考新政策和2022年中考新变化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2022年中考特长生新规定
  2. 2022年初中升高中新政策
  3. 2022年异地户口中考最新政策
  4. 2022中考新政策

一、2022年中考特长生新规定

1、中考加分的特长有美术、体育、音乐、科技,这些项目都要要参加校级和市区级两级测试,两项测试全部合格,才有可能以特长生身份被录取。

2、中考体育特长生要测试专项和素质两项:专项占50分,素质占45分、考生基本身体条件占5分。

3、音乐类需要参加学生艺术水平考试,按九级以上加3分标准执行,钢琴6级以上才可以加分,其余项目要八级才能加分,最多只能加20分。美术类主要是考素描和色彩,按一定的比例给与加分。

4、但是现在随着教育局**的各种政策,为了让中考考试更加公平,很多省市都大幅减少和取消了中考艺体生的的加分项目,是填报的高中校的时候可以通过艺考加分,需要根据当地相关教育局政策来定。

**办公厅印发的文件通知,文件中明确要求招生入学秩序要规范,保证入学机会均等等她相关政策。而最被关注的取消艺术特长生也被落实了,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中考性质的不统一,此政策执行也需要一个过程,《通知》中是要求2020年前全部取消总艺术特长生加分项目,但是一些地区从2018年就要开始执行取消艺术特长生加分,比如:

广东省教育厅转发了通知,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一并贯彻执行,确保2020年前取消体育、艺术、科技、外语学科类等各类特长生招生。

二、2022年初中升高中新政策

1、2022年初中升高中新政策实行“两考合一”。

2、从去年开始教育制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为了让学生真正有效的做到“减压”,**了一系列的“双减”政策,后来又**了“课后延时服务”,这些政策都是为了我国现阶段的学生考虑,也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的开展学习任务,完成义务教育的学习任务。

3、现在的中考会实行分流是人尽皆知的事情,采取分流的比例是5:5,也就是说参加中考的考生将会有一半的学生会分流到职高,而这也意味着中考的考试难度会加大。

4、语文、数学、英语(含口语和听力)科目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或科目组合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其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科目作为第一组合,总分400分;地理、生物科目作为第二组合,总分160分。

5、两个组合均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等级划分标准为:以莱西市为单位,将参加考试学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根据参加考试学生人数划分占比确定等级,A等占15%、B等占30%、C等占30%、D等占25%。

6、艺术(音乐和美术)、实验**作(物理或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科目成绩划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7、艺术(音乐和美术)和信息技术均以总分的60%作为合格标准。

8、实验**作(物理或化学、生物)科目以生物实验**作和物理或化学实验**作均合格为合格标准。

9、考查科目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划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三、2022年异地户口中考最新政策

2022年异地中考申请受理时间为4月11日至4月25日(法定节假日除外)。

根据相关文件,在我市初中应届毕业的随迁子女,均可在我市报名参加高中阶段升学考试(即中考),在填报志愿时,均可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如果还希望报考我市普通高中的,才需要另外提交申请及有关证明材料,经过认定后才具有报考普通高中资格。符合报考普通高中资格的随迁子女可以报考划出一定的招生名额用于招收符合认定条件随迁子女的公办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时,根据随迁子女的学业考试成绩和志愿,与本市户籍考生分别划线录取。民办普通高中录取时,根据随迁子女的学业考试成绩和志愿,与本市户籍考生同一分数线录取。

2022年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报考普通高中资格的认定时限至2022年8月31日止,即截至2022年8月31日,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随迁子女具有我市初中阶段三年完整学籍,其父亲或母亲经我市相关职能部门认定在我市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持有在我市办理的有效《广东省居住证》累计满三年或以上、按国家规定在我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三年及以上或在我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及以上(不含一次性缴费年限)。具体审核内容、申请人需提供的证明材料见《东莞市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报考普通高中资格认定工作指引》(附件3)。

(一)申请人填写《2022年东莞市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报考普通高中资格认定申请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申请表》)。

(二)资格审核工作以电子化审核为主,中考报名时,需参加异地中考审核的随迁子女考生须在中考报名**中准确录入考生本人、考生父母(或监护人)身份信息,确保报名**信息与《申请表》所填信息一致。

(三)4月18日前,在读学校接收《申请表》及相关申请证明材料,对申请人所填报信息进行初审,学校应重点审核申请人与随迁子女的亲子关系,以及随迁子女在中考报名**中所录入的申请人姓名、**号等信息,《申请表》所填信息是否准确,并在《申请表》上加具审核意见。

社保、居住证审核统一采用电子化审核方式由中招办统一导出数据交由人社、**、医保部门进行审核。在市中招办反馈第一次审核结果之前,申请人无需前往人社、**、医保部门打印相关纸质证明。只有经反馈社保或居住证不满足要求,需要补充材料参加复核的,才需提供相关补充材料进行审核。

(四)4月25日前,如有申请人在本省外市参保或在我市办理的有效《广东省居住证》累计不足三年而需补充其他证明材料的,各学校须将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汇总后交到本园区、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市直属学校直接进行汇总。上述情况的具体审核程序见《2022年东莞市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报考普通高中资格认定特殊情况审核工作指引》(附件2)。

(五)4月25日前,各职能部门第一次审核。申请人的最终认定结果根据其个人提交资料的审核情况,由中考报名**生成。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可凭考生准考证号和密码登录中考报名**查询个人审核情况。

(六)5月10日前,复核。公布第一次审核结果后,申请人如对资格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在5月10日内,到子女在读学校所在园区、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提出复核。

为减少人员流动,异地中考复核期间,如申请人的参保条件不满足要求,需要补充参保的证明材料的,建议尽量减少见面办事流程,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为家长获取准确的参保证明:

1.通过手机登录粤省事,验证身份后,查询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参保证明,具体**作路径为:“粤省事-社保-社保凭证打印-社会保险参保证明查询”。

2.申请人可携带**原件,前往各所属镇街的社保经办机构的前台或莞家政务自助终端机打印《广东省社会保险个人参保证明》。

(七)5月20日前,市**门向社会公示符合资格认定条件的随迁子女名单。

四、2022中考新政策

1、2023年中考新政策相关内容如下:

2、2023年中考政策新调整,实行两考合一,高中录取率或将进一步降低。

3、**门根据当下的教育体系调整最新的中考政策,实行2考合1的制度,北京以及其他发达地区作为首发试点城市第1个实行,两考合一制度,顾名思义则是指将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两个考试作为一次,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的能力。

4、将中考录取分数定为660分共考10门科目,计入7门科目的成绩包括稳固固定的语数外三门科目和100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设立在道德与法治科目以及物理科目和80分,体育与健康40分,剩下的两名成绩从历史和地理课80分钟择优选择一门记入,从化学和生物两门各80分钟,择优选择一门计入。

5、国家教育体系和各个部门实行的良好合一政策主要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接收能力,采取考核制度中考报,志愿的方式共有2种录取方式第1种则为提前招生目标,学生主要为体育生和艺术生,培养国家的艺术性人才和体育性人才,第2种则是在校内招生,选出的学生可根据成绩以及高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以及地理位置选择高中去读。

6、**门实行的新的中考考核制度,则是锻炼学生自主答题的速度和答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储备能力,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文化知识和相应的实践**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7、学生根据当下的教育形式,从而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实行最新的学习指标,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大脑逻辑思维能力的转化能力,在多项考核制度的状态下适应自己的答题速度和答题模式。

关于2022年中考新政策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