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 / 正文
大家好,关于会计基础知识必背100题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会计免费题库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初级会计基础知识必背100题
距离初级会计师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本文给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基础知识必背100题,仅供参考。
答: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6、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什么是会计要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答:资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第三,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
答: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答:负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引起的、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第二,负债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第三,为了**,企业往往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
答: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之为净资产。
答: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所有者权益不象负债那样需要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第二,企业清算时,负债往往优先清偿,而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之后才返还给所有者。第三,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利润,而负债则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
答: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答:收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第二,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也可能同时引起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第三,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答: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答:费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第二,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引起负债的增加,或同时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第三,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答: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有税费之后的余额。
答:(1)银行汇票;(2)银行本票;(3)商业汇票;(4)支票;(5)**;(6)汇兑;(7)委托收款;(8)托收承付。
答: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答: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
答: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答: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24、估计坏账损失有哪几种方法?
答: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25、什么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答: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
答: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答:销货百分比法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答: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账款。
答: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牡牟牧匣蛭锪系龋ǜ骼嗖牧稀⑸唐贰⒃诓贰氤善贰⒉善返取?
答:(1)个别计价法;(2)先进先出法;(3)加权平均法;(4)移动平均法;(5)后进后出法;(6)计划成本法;(7)毛利率法;(8)零售价法。
答: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答: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量作为权数,除以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答: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4、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娣椒ㄖ饕心男?
答: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两种。
答: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存货进行实地盘点,以确定期末存货的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存货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总金额,记入各有关存货科目,倒轧本期已耗用或已销售存货的成本。
答: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指对存货项目设置经常性的库存记录,即分别品名规格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地登记收入发出的存货,并随时记列结存数。
答: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答: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
答:成本法,是指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余额的方法。通常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2)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
40、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答: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答: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答:(1)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按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类,可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3)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分类,可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
(4)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可分为七大类: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土地;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答: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
44、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几种?
答:有4种,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答: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答: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答: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2)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3)持有的目的是使用而不是**。
(4)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答:无形资产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
答:应付**是由出票人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53、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4、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ぁ⑸柚没峒瓶颇亢驼嘶А⒏词郊钦恕⒌羌腔峒普瞬尽⒊杀炯扑恪⒉撇宀椤⒈嘀撇莆窕峒票ǜ娴茸欧椒ü钩伞K窍嗷チ怠⒔裘芙岷希繁;峒乒ぷ饔行蚪小?
5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嵌云笠挡莆窕峒票ǜ嬷兴峁└咧柿炕峒菩畔⒌幕竟娣叮鞘共莆窕峒票ǜ嬷兴峁┗峒菩畔⒍酝蹲收叩仁褂谜呔霾哂杏糜弑傅幕咎卣鳎饕?煽啃浴⑾喙匦浴⒖衫斫庑浴⒖杀刃浴⑹抵手赜谛问健⒅匾浴⒔魃餍院图笆毙缘取?
56、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1)合法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
(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59、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
60、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属于一种有形资产;(2)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3)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62、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2)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3)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63、材料采购可以采取实际成本法核算或者计划成本法核算。实际成本法下,一般通过“原材料”和“在途物资”等科目进行核算。计划成本法下,一般通过“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核算。
64、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当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65、会?**な侵讣锹季靡滴穹⑸蛘咄瓿汕榭龅氖槊嬷っ鳎堑羌钦瞬镜囊谰荨;峒**さ淖饔弥饕校海?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66、原始凭证按照取得的来源可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按照格式的不同可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原始凭?ぐ凑仗钪频氖中湍谌菘煞治淮纹局ぁ⒗奂**ず突阕芷局ぁ?
67、会?**ぐ凑仗钪瞥绦蚝陀猛究煞治计局ず图钦似局ぁ?
68、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内容因经济业务和经营管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应当具备以下基本内容(也称为原始凭证要素):(1)凭证的名称;(2)填?**さ娜掌冢唬?3)填?**さノ幻苹蛘咛钪迫诵彰唬?4)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5)接受凭证单位名称;(6)经济业务内容;(7)数量、单价和金额。
69、原始凭证的填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记录真实;(2)内容完整;(3)手续完备;(4)书写清楚、规范;(5)连续编号;(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7)填制及时。
70、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1)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2)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5)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6)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
71、记账凭证按凭证的用途分类,分为:专用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按凭证的填列方式分类,分为: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
72、凭证应由主管该项业务的会计人员,按业务发生的顺序并按不同种类的记账凭证采用“字号编号法”连续编号。如果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含两张)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73、会?**さ拇菔侵复踊峒**さ娜〉没蛱钪剖逼鹬凉榈当9芄讨校诘ノ荒诓坑泄夭棵藕腿嗽敝涞拇统绦颉;峒**さ拇荩Φ甭隳诓靠刂浦贫鹊囊螅勾莩绦蚝侠碛行В本×拷谠即菔奔洌跎俅莸墓ぷ髁俊?
74、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の谰荩妗?**、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ず筒莆癖ū淼闹屑浠方凇?
75、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主要有:(1)记载和储存会计信息;(2)分类和汇总会计信息;(3)检查和校正会计信息;(4)编报和输出会计信息。
76、各种账簿都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1)**面;(2)扉页;(3)账页。
77、?瞬居胝嘶У墓叵凳切问胶湍谌莸墓叵怠U瞬臼怯扇舾烧艘匙槌傻囊桓稣澹瞬局械拿恳徽艘尘褪钦嘶У木咛宕嬖谛问胶驮靥澹挥姓瞬荆嘶Ь臀薹ù嬖冢徽瞬拘蚴薄⒎掷嗟丶锹季靡滴瘢窃诟鞲鼍咛宓恼嘶е型瓿傻摹R虼耍瞬局皇且桓鐾庠谛问剑嘶Р攀撬氖抵誓谌荨?
78、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分为:(1)序时账簿;(2)分类账簿;(3)备查账簿。按账页格式分类,分为:(1)两栏式账簿;(2)三栏式账簿;(3)多栏式账簿;(4)数量金额式账簿;(5)横线登记式账簿。按外形特征分类,分为:(1)订本式账簿;(2)活页式账簿;(3)卡片式账簿。
79、总分类账是指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以提供总括会计信息的账簿。总分类账最常用的格式为三栏式,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目。
80、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根据各种明细分类账所记录经济业务的特点,明细分类账的常用格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三栏式;(2)多栏式;(3)数量金额式;(4)横线登记式。
8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是:(1)方向相同;(2)期间一致;(3)金额相等。
82、账账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1)总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2)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3)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之间的核对;(4)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83、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时,采用补充登记法。
84、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对账一般可以分为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85、企业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等。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为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86、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对总分类账进行逐笔登记。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该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87、财产清查的意义主要有:(1)保证账实相符,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2)切实保障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3)加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88、账实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1)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际库存数逐日核对是否相符;(2)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3)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4)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核对是否相符等。
89、库存现金的清查是采用实地盘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相核对,确定账实是否相符。
90、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即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簿记录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在月末进行。
91、往来款项主要包括应收、应付款项和预收、预付款项等。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
92、企业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款项,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一旦重新收回,应及时入账。
93、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94、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ぁ⑸柚没峒瓶颇亢驼嘶А⒏词郊钦恕⒌羌腔峒普瞬尽⒊杀炯扑恪⒉撇宀椤⒈嘀撇莆窕峒票ǜ娴茸欧椒ü钩伞K窍嗷チ怠⒔裘芙岷希繁;峒乒ぷ饔行蚪小?
95、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96、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97、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98、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饕ɡ烦杀尽⒅刂贸杀尽⒖杀湎志恢怠⑾种岛凸始壑档取?
99、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类别分类列报。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流动性分别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
100、财务报表可以按其编报期间不同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按其编报主体不同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二、会计的基本常识
会计核算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一篇文章中不可能讲透彻,本文仅就会计核算的基本常识作简单的介绍。
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尺度,用有**、有组织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记录、计算、分析、报告、预测、检查、监督,并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的经济信息。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资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
对于企业来讲,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三点:
1、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会计信息。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宏观经济的微观个体。没有企业的微观个体,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整体。在我国,宏观经济决策所需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于会计信息。没有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对国民经济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很难想象的。
2、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民营企业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必须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技术水平,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效益高的路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会计提供的可靠的信息,决策者才能进行合理的决策,会计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才能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是会计服务于企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3、会计要为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所必须的会计信息。满足社会各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目的。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欢ǖ幕肪匙鞒龅暮侠砼卸希腔峒坪怂愕幕咎跫?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项。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我国13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分为三大类:
(一)总体性要求和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余成本性支出原则
(三)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一般认为资产就是企业的财产,但是,会计上的资产有其特定的含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2、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
3、资产必须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的经济资源,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因此可以说,凡是有助于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企业有权使用,并且能够以货币进行合理计量的经济资源,则应当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在会计实务中,资产通常按照其流动性分类。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又可分为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速动资产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等随时可以变现的资产;非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在长期资产中,又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负债定义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负债是指已经发生的,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付的经济义务,这种偿付可以用货币、物品、提供劳务、再负债等债权人能接受的形式(包括债权人放弃债权)来实现。
2、负债是可计量的,有确切的或可预计的金额。
3、负债一般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
4、大部分负债是交易的结果,而这种交易一般是有契约,或合同,或协议,或者法律约束为前提的,由于交易并受法律约束形成的负债,可认为是一种法定负债,即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
5、负债只有在偿还,或债权人放弃债权,或者情况发生变化以后才能消失。
负债按照偿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这种区分的目的是要通过了解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相对比例,以大致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时,通过对可用于支付的流动资产与近期需支付的流动负债的比例,可以了解企业的清算能力。
所有者权益亦称产权、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表明企业的资产总额在低偿了所有的负债后的差额,包括企业投资者投入资金以及留存的收益等。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便于投资者和其他报表阅读者了解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会计核算时,将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部分。
实收资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会计核算作为实收资本进行核算。
资本公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中有些不能作为实收资本进行核算,包括资本(或股票)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这些项目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部分净利润还没有分配给投资者;二是这部分净利润还没有指定用途。
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生产经营不当,则将出现亏损。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购买债券、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和投资减值准备后的数额。
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应收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和**收入、罚款收入、呆帐收入、教育费附加的返还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主营业务收入:所以企业的营业执照都有规定该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在主营业务范围取得的收入称为主营业务收入。例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的**收入、服务业的服务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与上述主营业务收入相对应的成本支出。例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商业企业的**成本、服务业的服务成本等。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和教育费附加等。销售产品和销售商品的**是价外税,不在该科目反映。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租赁收入等。
其他业务支出:是指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及附加等。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福利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用、差旅费、待业保险、劳动保险、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排污费、研究与开发费等。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存款的利息收入、外币的汇兑损益、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所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过程中最后提出的结果,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
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其在经济决策中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有: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的有关部门、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会计报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2、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
3、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依据。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即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需偿还的债务,以及投资者所拥有的净资产的情况的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业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
它的作用主要有:(1)能够提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表明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是分析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资料;(2)反映了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以及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用多少资产或劳务**;(3)反映所有者权益情况,表明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了解权益结构情况;(4)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了解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会计期的营业收入与其相对应会计期的税费进行配比,计算出企业一定会计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企业收入、成本、税费等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反映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以上介绍的,只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常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常识只能算入门,要具体掌握、灵活运用会计核算知识,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
三、事业单位会计必背考点
1、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工作意味着不用奔波**劳加班加点,可以朝九晚五枸杞泡茶,领着薪资培养着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如何才能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呢?
2、众所周知进入一家事业单位一般需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如何备考事业单位财会岗位。对于财会岗考试,一般考察基础会计、会计实务、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管理这四个方面的知识点,考试时长一般为120分钟,分值为100分,以纸质考试为主。以下主要介绍各大模块的主要考点:
3、基础会计的知识点主要以记忆行为主,部分事业单位的考试是以基础会计为基础,例如:2018年新化事业单位考试有90%以上的考题都是基础会计,因此基础会计的知识点不容小觑。其次,对于有基础的同学来说基础会计也是你们薄弱的地方,有基础的学员可能懂得会计实务的知识点,可是很容易忽略会计基础的重要性,例如:同学们是否知道会计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基本假设等基础知识点,因此备课会计基础不能偷懒,需要将书本的知识点逐条逐点的记忆,才能帮助自己在考试中拿到最基本的分数。
4、对于书本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会计实务的知识点掌握起来较为轻松,除了看看书本知识点外主要是试题训练,反而对于毕业许久未接触会计或在工作工位中只接触某个模块很长时间的学员来说备课会计实务可能会比较吃力,因此这类同学需要稳扎稳打,先学完基础知识点才能开始刷题,不能一开始就刷题而放弃知识点的学习,刷题是片面的,考试考到的可能性只能看自己的运气,而知识点的学习是**性的,无论考什么自己肯定过过知识点。对于会计实务主要学习货币资金、实物资产以及往来款项的清查、固定资产进项税分两年抵扣、折旧和大修改良、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模式与公允模式、四大金融资产。
5、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因此事业单位没有股东和净利润,有的只是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在事业单位会计中主要学习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双分录,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四条支线,剩下的主要是一些文字性的知识点,包括预算执行的好处、财务报表等知识点。
6、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财会岗位考试中涉及到的考点不多,主要学习财务管理目标、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分析,主要掌握财务分析中各大指标的计算。
文章分享结束,会计基础知识必背100题和会计免费题库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2-20会计基础知识必背100题 财务基础知识题库
- 02-20会计基础知识必背100题(会计免费题库)
- 02-20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国会计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
- 02-20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会计专业考研比较好的学校
- 02-20会计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会计整体就业趋势
- 02-20会计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会计自学)
- 02-20会计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会计就业能力展示)
- 02-20会计学就业方向和前景 会计学对数学要求高吗
- 02-20会计学就业方向和前景,会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02-20会计学排名前十的大学 会计专业最强院校排名
- 02-20会计师 职业会计师
- 02-20会计师从业资格证报名时间 保险从业资格证查询
- 02-20会计师从业资格证报名时间,会计证报考条件
- 02-20会计师初级证 会计师资格证报考要求
- 02-20会计师初级证报考条件,考会计证初级需要什么条件
- 02-20会计师初级证报考条件?考初级会计师的条件
- 02-20会计师初级证?会计初级证报考条件时间
- 02-20会计师培训 注册会计师报考条件和时间
- 02-20会计师培训,财务培训速成班
- 02-20会计师成绩查询 注会查分入口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591)
- 哈尔滨 (584)
- 不完美妈妈 (539)
- 历史 (473)
- 一直在身边 (333)
- 美好 (333)
- 文化 (270)
- 明朝 (268)
- 清朝 (248)
- 唐朝 (243)
- 三国 (206)
- 经济 (204)
- 曹操 (203)
- 政治 (203)
- 黑龙江 (179)
- 中国历史 (168)
- 熊猫宝来 (160)
- 刘备 (159)
- 汉朝 (155)
- 哈尔滨市 (153)
- 日本 (147)
- 哈市 (147)
- 恋爱 (146)
- 乾隆 (144)
- 诸葛亮 (142)
- 宋朝 (142)
- 交个朋友吧 (140)
- 春秋战国 (139)
- 史记 (138)
- 康熙 (137)
- 秦始皇 (133)
- 唐太宗 (133)
- 刘邦 (128)
- 河南 (128)
- 美女 (124)
- 黑龙江省 (123)
- 朱元璋 (122)
- 鉴剧大赏 (121)
- 北宋 (117)
- 三国演义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