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正文

六种人可转公务员 人才引进公务员不需要考试吗

网络整理 2024-02-14 考试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六种人可转公务员的一些知识点,和人才引进公务员不需要考试**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参公转任公务员条件
  2. 事业单位转公务员六种途径
  3. 在职人员可以考公务员吗
  4. 全额事业编可以转公务员吗

一、参公转任公务员条件

需要时间最长的是第二种,最划算的是第三种,可能性最小。

公务员是行政编制,参公是事业编制。公务员和参公人员都一样享受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和升迁,参公人员可以认定为公务员身份只是编制的区别。

一是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任职的参公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调动进入行政机关,获得公务员身份。二是原为公务员身份的参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组织程序,直接调入行政机关任职,从而实现参公人员身份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变。三是原通过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招考进入参公单位的一般人员也可以通过调动进入行政单位担任一级科员或者二级科员,从而进入公务员队伍。四是参公单位具有干部身份的副科级及以上人员通过公务员调任进入行政机关,从而获得公务员身份。

参公事业人员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本身不是“公务员”身份(广东,浙江,山东等除外),因为受编制**,个别省份及地区参公事业人员不允许与行政机关相互流通。参公机关人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可以与行政机关人员相互流通。

转任是在公务员队伍内部进行交流的方式,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的变化。转任在机关内部的范围是没有**的,既包括在本部门、本单位不同职位的转任,也包括跨地区、跨部门的转任。转任中如果出现职务的升降,应当按照公务员职务升降的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程序

综上所述,关于参公转任公务员条件的回答,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的特长报考相对应的公务人员。通过后继续造福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公务员法实施前已批准为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且工作人员已办理过渡手续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不再进行参照管理资格审查和考试考察。

符合列入参照管理范围条件,在公务员法实施前尚未审批为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经批准参照管理后,其工作人员应具有的资格条件为:

1.系核定的单位编制限额内的正式工作人员;

3.市直属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区、县(市)直属和工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

4.截至单位批准参照管理之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

5.近2年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

6.单位批准为参照管理之日,原为工勤人员后转入管理岗位满3年以上或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转聘在专业技术岗位满3年以上,且符合上述资格条件的可列入参照管理对象。

二、事业单位转公务员六种途径

1、事业单位转公务员六种途径如下:

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属于干部管理体系的人员,都是在国家干部后备力量选拔的范围之内。在满足一定任职条件后,可以被提拔到行政机关任副科级以上领导。

3、调任这种方式在机关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在公务员法中有明确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4、被选任到机关任职的事业编制人员,大部分是已经达到一定行政级别。在组织提名前提下,经过法定选任程序成为机关领导,从而实现从事业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变。

5、公开选拔这种方式主要是面向机关事业单位通过公开选拔考核干部,到机关单位任职工作。公开选拔这种形式在2006年之前较为普遍,目前并不多见,我们不多展开介绍。

6、虽然公务员遴选只是针对公务员和参公事业人员的,但是细心的同志可能会发现,在有些地方,公务员遴选的范围是包含工作5年以上的乡镇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这也就是说,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可以通过公开遴选这种方式到更高一级的机关单位任职公务员,从而实现从事业身份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变。

7、刚入职的年轻事业编制人员,很多人会选择再次参加公**,通过这种公开考试的方式成为公务员的一员。目前在职的公务员不能再报考公务员已经是主流,但在职的事业编制人员是可以报考公**。但在资格复审的时候,需要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三、在职人员可以考公务员吗

1、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报考条件即可参加公**,报考职位分两大类,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类别中的一个部门或单位进行报考。

2、以**党群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及部分**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直属事业单位为第一类。

3、以**垂直管理机构地(市)级以下所有机关及部分**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直属事业单位为第二类。

4、(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5、(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05月28日至2000年05月28日期间出生),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6年05月28日以后出生);

6、(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8、(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9、(八)具备**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0、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11、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12、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13、在**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10月底。

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

四、全额事业编可以转公务员吗

1、事业单位转公务员六种途径如下:

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属于干部管理体系的人员,都是在国家干部后备力量选拔的范围之内。在满足一定任职条件后,可以被提拔到行政机关任副科级以上领导。

3、调任这种方式在机关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在公务员法中有明确规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4、被选任到机关任职的事业编制人员,大部分是已经达到一定行政级别。在组织提名前提下,经过法定选任程序成为机关领导,从而实现从事业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变。

5、公开选拔这种方式主要是面向机关事业单位通过公开选拔考核干部,到机关单位任职工作。公开选拔这种形式在2006年之前较为普遍,目前并不多见,我们不多展开介绍。

6、虽然公务员遴选只是针对公务员和参公事业人员的,但是细心的同志可能会发现,在有些地方,公务员遴选的范围是包含工作5年以上的乡镇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这也就是说,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可以通过公开遴选这种方式到更高一级的机关单位任职公务员,从而实现从事业身份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变。

7、刚入职的年轻事业编制人员,很多人会选择再次参加公**,通过这种公开考试的方式成为公务员的一员。目前在职的公务员不能再报考公务员已经是主流,但在职的事业编制人员是可以报考公**。但在资格复审的时候,需要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8、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9、链接:https://pan.**aidu**/s/1OGHO9x7x-**DAq1gRsZOCQA?pwd=2D72提取码:2D74

10、资源包含:省考和国考公务员的各类学习资料,多种网课机构学习资源,历届真题、考前冲刺、行政能力测试、资料分析、公共基础、综合写作、常识、理论知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真题资料、面试等等国/省公**学习资料汇总。

六种人可转公务员和人才引进公务员不需要考试**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