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正文

国考过审录用人数比约70比1,公务员报考人数和审核通过人数

网络整理 2024-01-31 考试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国考过审录用人数比约70比1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报考人数和审核通过人数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2023国考过审人数与录用比约70:1,哪些个时间节点需要注意
  2. 国考过审与录用人数比约70比1具体情况 怎么回事
  3. 国考过审与录用人数比约为70比1,如何学习能顺利上岸
  4. 国考过审与录用人数比约70比1,今年国考的竞争有多激烈
  5. 国考审核通过人数

一、2023国考过审人数与录用比约70:1,哪些个时间节点需要注意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数据,2022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公告发布后,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录用人数之比约为70:1,其中有5500多人通过了资格审查,近2.2万人成为“香饽饽”。接下来就是招录,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们将迎来2022年国考考试的“大考”。从往年的数据来看,今年的招录情况相对平稳略有上升,在这两个月中大部分省份已经公布了今年的招录人数和岗位投递人选。

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知道,国考有很多职位是需要进行面试的,比如,国考的省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招录职位、**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及以下职位机构公开遴选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公开遴选职位等。这些职位可能会有一定比例的考生进入面试。

逾期未进行报名确认和缴费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报名确认和缴费确认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见笔试准考证。通过报名确认并缴费的报名人员,不能再参加其他考试。对放弃报考资格或取消报考资格的,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确认和缴费确认。报名确认和缴费确认主要检查以下几点: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打印准考证时还需提供本人有效居民**;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准考证是我们参加各项考试的重要凭证,准考证一般是在考试当天才会使用!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记得自己打印准考证哦!打印准考证时,考生可使用 IE浏览器打开公**报名页面,点击“我要打印准考证”,并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及相关**信息。如遇问题请与当地公务员主管部门联系解决。

二、国考过审与录用人数比约70比1具体情况 怎么回事

**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分别于11月3日18:00和11月5日18:00结束,共有259.7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0比1。

国家公务员局昨天发布的消息,**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分别于11月3日18:00和11月5日18:00结束,共有259.7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0比1。

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可于11月10日至15日期间,登录“**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进行报名确认和缴费,后续再按规定时间打印准考证并参加考试。

1994年,原人事部正式建立了公**录用制度,并组织了首届**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招考。当年,国考提供了30余个国家机关的490个名额,最终4400人正式报考,相当于9个人争考一个职位。

从近10年来的招录数据来看,国考招录规模波动上升。例如,2013年度国考共有1.29万个岗位招录2.08万人,到2016年国考,招考职位增加至1.5万余个,共招录2.78万人。去年国考,共招录3.12万人。

从报名人数来看,国考的“热度”也有充分的数据支撑。自2009年起,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14年超百万,去年国考报名过审人数首次突破200万。对于国考报名的热度,苏州大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此前对中新网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公务员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公信力强,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的特点,足够优秀者能够在公**中脱颖而出。

每年国考,一些报名人数较高的岗位受到媒体关注。

早在10年前,2013年度的国考报名就曾出现竞争接近“**挑一”的岗位,这一岗位为“国家统计局重庆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2022年度国考,报名阶段也出现了吸引考生扎堆报名的岗位,**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从报名开始就吸引众多考生报考,截至报名通道关闭时,报录比接近“两万选一”。

“每年这些炙手可热的职位都是偶然出现的,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特征,这些岗位往往对报考者的学历、基层工作年限等条件**较少。”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郑文照分析,报名期间一些炙手可热的岗位报名门槛大都相对较低,而从整个考试观察,近年来,国考的整体竞争程度保持平稳上升。

2022年度国考,报名过审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6∶1。

三、国考过审与录用人数比约为70比1,如何学习能顺利上岸

国考过审与录用人数比约为70比1,学习能顺利上岸的方法:

1、首先是选择岗位容易上岗的岗位,要靠报的人数来看,如果报考的人数过多,那么可以看得出这个岗位的竞争力很大,压力也就大,如果报考的人数少,那么这个岗位竞争少,压力相对比较小,越低当然是越好考。待遇好的岗位,比如说南方那些一二线的城市,薪资高而且待遇也好。挑选当然是工作强度大的单位,比如说组织部或者是纪委这一些好的单位。

2、行测的经验。行测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去积累的,但是很有必要做题,因为如果没有做题的经历,不知道考哪些题型,一看到题目就两眼,发呆这种情况是没有办法考上岸的。资料的分析判断推理和语言理解,这三块的**比较重,而且这三块是讲究解题技巧和方法的,如果这三块能够拿分的话,70分是不成问题的。同时数量类的也不要放弃,因为只要把公式背会的情况下,这种题型是没有问题的。行测在模拟考的时候,要根据各板块的分值进行挑选一些自己会做的题进行分析,最大程度的拿下那些自己会的题目。

3、申论的重点是核心的材料。抓住关键的句子和得分点的分布是最为重要的,平时要看好精读的文章,对精读的文章多加理解。作文主要是写好论点和论据,如果论点和论据写好的情况下,得分就不是很大的问题,平时多看看人家写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思维。申论的小题也需要练习,因为每个小题都有一些技巧需要掌握,如果不练习的话,没办法掌握好技巧。国考同时还要注意好时间,因为国考的时间,特别是在考行测的时候,如果时间分布上来不及的情况下,要先做那些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题。

四、国考过审与录用人数比约70比1,今年国考的竞争有多激烈

1、不仅仅是今年,以后往年的国考竞争都会非常的激烈,咱们就从几个大点上来看一下具体如何:

2、三不限的岗位就是不限应届生,不**男女,不**专业的岗位,这样的岗位大多都是服务岗。本来往年的国考还是有不少这样的岗位的,但是最近这几年应届的大学生工作实在是不好找,所以国考就开始压榨三不限的岗位,把更多的岗位工作机会留给了马上就要毕业的大学生。所以就导致有不少想要考公务员,但是已经毕业了的同学只能扎堆在几个岗位上互相厮杀,这里面还不乏有140分以上的大神。

3、往年的岗位招录人数有三人的,有五人的,但是这几年随着公务员队伍的逐渐壮大,每年各个工作单位批下来的招录人数都变成了1,一方面是**一下进入的人员,二来就是为了避免后续出现长时间不招人的情况产生,所以当岗位人数招录变少的时候,大家都报这个岗位,竞争自然就会变得很大,简单点理解就是。如果这个岗位招3个,报30人,那大家有十分之一的概率能考上,但如果报名三十人只要一人,那大家是三十分之一的概率,谁更容易考上一下子就明白了吧。

4、国考岗位考试还出现了扎堆报名的现象。其实也并非是故意的,而是专业**的条条框框让很多人实在没有办法考其他的岗位,而当专业**出来之后,面对所有考生的一个难题就是某些专业的人只能报几个岗位,你也报,他也报,大家都报,这报名的人数自然而然不就变多了起来了吗,所以考试的竞争才会更加的激烈。

五、国考审核通过人数

国家公务员局昨天(5日)发布的消息,**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分别于11月3日18:00和11月5日18:00结束,共有259.77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0比1。

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可于11月10日至15日期间,登录“**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进行报名确认和缴费,后续再按规定时间打印准考证并参加考试。

报名人数高达6764人,其中5872人过审,竞争比达5872:1。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