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正文

广东省本科院校排名 南方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网络整理 2024-01-18 考试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广东省本科院校排名,以及南方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广东所有本科大学排名列表
  2. 广东本**院校排名
  3. 广东本科大学全部排名
  4. 广东本科院校排名一览表

一、广东所有本科大学排名列表

广东所有本科大学排名前十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是**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早期**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后于1926年定名为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

南方科技大学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2022年**等三部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学校目前是****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管理。

深圳大学1983年经**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探路的光荣使命。**、**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等,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首批5所省属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

华南师范大学创办于1933年,师范教育史可溯源至1921年创建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共建高校及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主管。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

二、广东本**院校排名

广东白云学校、自动化科技高校中山学院、广东培正学校、华南理工广州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医学院南方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财经高校华商学院、广东海洋高校寸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省技术应用师范大学天河学院

广东工业高校华立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州商学院、广州**学校、广东省科技学校、东省理工大学、东莞市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广东医学院新华学院、广州商学院(中外合资办校)

广东白云学院(GuangdongBaiyun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盟发起和理事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9年的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后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院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350亩,有两个校区,图书资源总量达到259.69万册;设有17个二级学院,5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1700多人,教职工1800余人。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40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共有28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共有299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共有642人;

学院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5人,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10人

三、广东本科大学全部排名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批设立**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0年7月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2021年8月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还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两个著名权威榜单。,学校总面积近23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带风情的沿海**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部)。,学校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7个,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6省和港澳台地区招生。,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4个,广东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9项。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7门。近两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5个临床专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个临床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学校现有教职工1868人,其中专任教师1329人,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921人(含附属医院),双聘院士2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和讲座教授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学校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7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扬帆计划”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5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4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有科研平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6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2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是“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湛江市医药产业联盟”、“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牵头单位或会长单位。“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68项,其中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EI收录** 1309篇,出版学术著作61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28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98万多册,电子图书151万多册,音**材料9000多小时,订有纸质期刊800多种,电子期刊4万余册,购买及可利用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芬兰、波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类交流合作。先后加入**医科大**盟、“**”热带医**盟、中芬应用型科学大**合会,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先后获得欧盟“伊拉谟斯+”高校能力建设及教师交流项目。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2019年起招收本硕博层次来华留学生。,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守“面向基层兴医强医,培育英才守护健康”的责任担当,形成了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鲜明的特色,获得200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基层医生的‘摇篮’”。,办学64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23万余名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04%,在省内位居前列。2016年至今连续六年获得全国“最佳实践大学”殊荣。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170项、省级409项。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广东医精神,弘扬“严谨、朴实、仁爱、奉献的校风”,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要务,以社会服务为己任”的办学理念,立足广东,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深厚人民情怀,富有良好科学精神、创新素质、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厚实人文素养,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广东省的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截至2022年3月1日)

广东省内招收专科生的本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科技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东商学院、韶关学院。

1、广州中医药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试点项目”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

2、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是经**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3、广东科技学院是国家**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4、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经**批准设立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全国**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是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5、广东石油化工学院(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是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之一,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的公**高校,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6、广东白云学院(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盟发起和理事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7、广东理工学院创办于1995年,位于珠三角城市肇庆市,是2014年5**国家**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科为特色,文、经、管、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

8、广东财经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共同建设,是一所以法律和商科为教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为**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定点高校之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校战略联盟成员。

9、韶关学院(Shaoguan University),是一所经**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属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地方院校教育国际化综合**试点单位、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四、广东本科院校排名一览表

中山大学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中国**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兴海下次不榜区三个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华南理工大学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建于1952年,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111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深圳大学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1983年经**批准创办。学校办学层次由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有后海、西丽2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72平方公里,校园建筑总面积154.3万平方米;设有25个教学学院,2所直属附属医院。

暨南大学,简称“暨大”,本部位于广州市,是直属**部领导,**、**、广东省三方共建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985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理事单位;是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马寅初、厉麟似、郑振铎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暨大任教。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