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 / 正文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以及教师考编历年真题及答案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大题总结(二)
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内容,是良好观察力的重要条件
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
③在实际观察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和作文
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①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永久性遗忘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②干扰抑制说暂时性遗忘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③同化说代表人物:奥苏贝尔主张: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④动机说(压抑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张: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⑤提取失败说(图尔文)舌尖现象提取失败是由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
3、教师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复习/促进学生的知识保持(记忆规律)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④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⑤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⑥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7个)
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
③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①感知运动阶段 0-2岁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认知特点: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低级的行为图式;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②前运算阶段 2-7岁“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③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④形式运算阶段 11-16岁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的模
①交互决定论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②观察学习他认为由直接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作。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另一重要来源。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
a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
**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如青少年看了枪战**片,他以后就可能在学校、社会对同学或他人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
c创造性观察: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青少年从父母、姐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和动机四个子过程★注意过程:即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保持过程:即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过程:即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动机过程: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③强化的分类a直接强化 **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5、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意义的同化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a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c命题学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a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作原则逐渐分化c先行组织者策略:引导性材料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上位关系;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接受学习他把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
人本主义形成于 20C60S人本主义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作动物或机器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忽视人类情感、态度、价值等对学习的影响,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有自我实现倾向。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对学习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①有意义的**学习观②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新课改的启示1)课程目标层面:罗杰斯主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具有**人格和创造力,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人。因此基础教育课程**在目标上发了变化,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不但有知识,而且还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这在价值取向层面上,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目标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局面。2)课程结构层面:人本主义要求学校设立并行课程和整合课程,着眼于整个人格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课程结构体现综合性,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3)课程内容层面:罗杰斯提出适切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与体验发生联系,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因此,新课程**的目标首先是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同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经验;另外,他还主张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内容的范畴,并在教学实践中创新与发展教学内容。4)课程实施层面:罗杰斯强调非指导性教学,并把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信息化、人文化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要把课程还给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学习。5)课程评价层面:罗杰斯主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他反对一切外部评价,特别是测验与考试,并持一种动态的评价观。新课程**提倡发展性评价,它让学生参与评价。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发展。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学习动机的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①相似性a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c学习情境的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心向与定势④学习策略的水平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①准确的示范与讲解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曲线的特点:a开始进步快;**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c后期进步较慢;d总体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为了促进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必要的,过度学习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仍继续学习的一种现象,适当过度学习达到 150%时,效果最佳。**作技能在教学组织中练习要遵循以下原则:a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c正确掌握练习的次数、时间,保证练习的质量。d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化,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合理应用整体与分散练习。③充分而有效地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一般认为,形成过程经历:依从(从众和服从两种)、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①外部条件a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c同伴群体②内部条件a认知失调**态度定势c道德认知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榜样③利用同伴(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⑤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11、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问题解决**作步骤。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间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有直接检验来证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①问题情境②定势与功能固着③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④原型启发⑤情绪与动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培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a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c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a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③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a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c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a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性和创新精神d重视非逻辑思维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发散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推测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e直觉思维
二、2016年6月4日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8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⑶对小学生的**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
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的总和。
⑹**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
二、《语文课程标准》知识试题(18分)
⑴语文课程总目标总共()条,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⑵()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二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三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⑵新课程中,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包括什么?
三、语文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5分)
1、请将成语中用错的字改正过来(4分)
大言不残()囹圄吞枣()为虎作张()高深莫侧()
鸦鹊无声()原形必露()审时度事()换然一新()
①,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③,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④写出一句表达“友情”的古代诗句:
⑤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句:
①父亲是3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duīqì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gāngà。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给标线字注音。(5分)
gān gà___________ duīqì攒______
2、第①段中“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表明父亲___(1分)
3、第③段“妻”的“交待”运用了句式简短的排比句,表现了“妻”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2分)
4、联系上下文说明第⑦段中“父亲笑了一笑”的具体含义。(2分)
5、第⑩段运用了_________的语言表达方式和______的写作表现方法,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3分)
6、本文通过“妻”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性格特点,反衬出父亲______ __的思想性格。(2分)
三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的案例)(10分)
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
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三、教师招聘考试题型有哪些
根据2020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14158人公告,江西省中学招聘考试内容为:
中小学教师岗位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相应学科“学科专业知识”两科,考试依据《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大纲(2019年修订版)》;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岗位笔试和面试成绩分别占40%和60%,其它学科教师岗位笔试和面试成绩各占50%。
试题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三部分,各部分分值占总分的百分比大致为15%、 48%、 37%。各部分分值具体所占比例以当年考试试卷为准。
试题总体难易程度适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的占分比为 4: 3: 3。
1.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各占 50%分值。
2.第一部分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共 50分。
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 30题,每小题 l分,共 30分。
第二大题为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为 0分),共 20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围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在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三方面基础知识及其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包括三道大题,共 50分。
第一大题为判断辨析题,共 5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
第二大题为论述题, 1题, 12分。
第三大题为案例分析题, 1题, 18分。
( l)判断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三部分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应该学会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 2)论述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部分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需学会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例子进行论述。
( 3)案例分析题:主要以案例的方式呈现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及现象,考查考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三部分知识进行分析,重点考查考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专业学科知识》(这里以初中语文举例)
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
1.选择题50道,每小题1分,共计50分;
2.非选择题分为填空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阅读鉴赏评价题和教学设计题等,共计50分。
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1.选择题:主要是四选一的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古今汉语基础知识、古今中外文学史常识及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2.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要求背诵的古代名句名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语文概念、语文问题等方面的分析概括、筛选整合及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评判、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能力。
5.阅读鉴赏评价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解读能力和文学评论写作水平。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要内涵和艺术特色(结构特点、写作手法、修辞运用、语言特色等)做出分析与评价
6.教学设计题:主要考查考生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理念和适宜的教学方法,解读、设计、实施和反思教学片段或完整的一节课教学内容的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和教师考编历年真题及答案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1-11教师招聘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
- 01-11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教师考编历年真题及答案
- 01-11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库?高校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01-11教师招聘考试网官网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 01-11教师招聘考试网官网(宜宾特岗教师招聘公告2023)
- 01-11教师招聘考试网官网入口?广西教师招聘网官网
- 01-11教师招聘考试网官网入口?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
- 01-11教师招聘考试考哪些科目 教师编制报考要求和条件
- 01-11教师招聘考试考哪些科目,教师招聘信息最新招聘2023
- 01-11教师招聘面试很水深,教师招聘面试答辩100题
- 01-11教师教育网官网?教育网登录入口
- 01-11教师教育网登录?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登录入口
- 01-11教师教育网登录?教师教育网站
- 01-11教师研修网登录入口 信息技术2.0教师个人研修课题
- 01-11教师研修网登录入口 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 01-11教师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网站
- 01-11教师笔试成绩查询入口?教师资格证查询入口
- 01-11教师编制在哪里报名,教师考编制怎么报名在哪儿考
- 01-11教师编制在哪里报名,教师考编需要什么条件
- 01-11教师编制怎么考的呀 河南教师编制报考要求和条件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591)
- 哈尔滨 (584)
- 不完美妈妈 (539)
- 历史 (473)
- 一直在身边 (333)
- 美好 (333)
- 文化 (270)
- 明朝 (268)
- 清朝 (248)
- 唐朝 (243)
- 三国 (206)
- 经济 (204)
- 曹操 (203)
- 政治 (203)
- 黑龙江 (179)
- 中国历史 (168)
- 熊猫宝来 (160)
- 刘备 (159)
- 汉朝 (155)
- 哈尔滨市 (153)
- 日本 (147)
- 哈市 (147)
- 恋爱 (146)
- 乾隆 (144)
- 诸葛亮 (142)
- 宋朝 (142)
- 交个朋友吧 (140)
- 春秋战国 (139)
- 史记 (138)
- 康熙 (137)
- 秦始皇 (133)
- 唐太宗 (133)
- 刘邦 (128)
- 河南 (128)
- 美女 (124)
- 黑龙江省 (123)
- 朱元璋 (122)
- 鉴剧大赏 (121)
- 北宋 (117)
- 三国演义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