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 / 正文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河南省普通高中志愿填报,以及河南中考志愿填报平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河南**网上志愿填报流程
河南**网上志愿填报流程如下:
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点击最下方服务大厅里的“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链接,或者直接访问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
详细阅读考生网上报名使用手册后,在考生登录区域输入考生的考生号、**号、密码和验证码,点击登录,登录普通高招服务平台。
登录普通高招服务平台后,点击菜单栏的“填报志愿”菜单项,下拉菜单显示出当前可以填报各个批次的志愿。或者通过工作进度栏的“点击填报”直接进入填报页面。
考生志愿保存一小时后方可修改志愿,在志愿填报时间内可进行不超过两次的志愿修改,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填报时间截止后将无法更改。在工作进度栏中点击修改,如果考生已经保存过志愿,则显示上次保存过的志愿信息。修改志愿信息,确认无误后保存。
按照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确定的时间进行报名,注意报名开始和截止日期,避免错过报名时间。
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名的条件,如年龄、学历、户籍等要求。
准备好相关的报名资料,包括**、户口本、高中学籍证明等,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报名方式,一般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报名方式。
缴纳报名费用,按照规定的金额和时间缴费,确保费用的准确性并保留好缴费凭证。
仔细填写报名表格,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填写错误或遗漏关键信息。
在报名截止后,及时查询确认自己的报名信息是否成功,如有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解决。
二、河南中招考生如何报名
中考报名总体分为两项,第一项学校统一为学生进行中招信息采集,学校信息采集完成以后,会给每个学生发放自己的报名序号及密码等信息。第二项需要家长在网上给孩子进行中考注册、信息完善和报名**作。
1、首先在电脑浏览器**栏输入“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信息服务平台的官方**”,打开考生报名网站,点击左边考生服务窗口**的“考生服务平台”选项。
2、打开考生服务平台以后,先点击导航栏中的“普通高中”那项,然后依次输入登录账号、**号码和登录密码,确认没有错误以后,点击**的注册按钮。
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由学校统一发放,**号码就是**号码,完整无误才能继续注册,随后会弹出考生注册须知窗口,查阅以后点击**的“我已明确”按钮。
3、进入考生注册阶段,需要完成考生注册三项内容,首先进行验证身份,按照要求填写完整,注意看一下后面的备注文字,**上面有的信息都需要和**上完全一样,信息确定无误后,点击继续。
然后设置用户密码用户密码设置要求8到20位,并且里面必须同时包含有大小写字母和数字这三种。
密码设置完成以后,点击**的继续按钮,进行电子邮箱和手机号码绑定,这两项都要输入自己经常使用的,邮箱可以用来找回密码,手机可以免费接收中招**提醒,不过上面标记是仅支持河南手机号,填写以后再点击**继续按钮。
4、上面三项信息全部填写完成以后,就会提醒注册成功了,上面显示的那个平台登录账号,记得记录一下,最好把此页面截图保存到电脑,然后点击**的“立即登录”选项,开始下一个任务**作。
5、再次登录以后,接下来进入关注绑定微信号页面,如果暂时不关注,可以直接点击**的直接跳过,进入下一个页面。
在打开的考生工作台页面里,点击“完善考生信息”选项。完善考生基本信息、完善父母或监护人信息以及完善学习简历信息这三项,请按照上面提示信息认真填写。
6、考生信息完善以后,就可以进行中招报名了,在中招报名页面登记报名信息里面,报考类别那个选项一定要确定好,报考类别选择以后,再点击“确定”按钮。
接着会打开报名成功的页面,此页面里会显示一个平台登录账号,也就是你的准考证号码了。
三、河南省考生**志愿如何填报
1、报**志愿时,一个学校可以填报多个专业,如果不服从调剂,第一个专业未被录取,可以被第二个专业录取。
2、本科提前批(除体育类、地方公费师范生外)、专科提前批(除艺术、体育类外),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1-4个高校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3、美术、书法类专业在艺术本科A段、艺术本科B段、艺术专科批实行平行志愿,设9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每个高校可填报1个专业;其他批次、其他类别为顺序志愿,设2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每个高校可填报1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4、设特殊类型招生志愿(包括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已取得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以上3类中选报1类,不得兼报。
5、以上内容参考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四、河南省志愿填报规则
河南省志愿填报规则:2023河南**实行平行志愿,河南**平行志愿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投档原则。简单来说,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再一个是在一个投档时间段内投档。
1、本科提前批(体育类除外)、地方公费师范生)提前批准专业科目(艺术除外、体育与地方公费师范生),第一个志愿可以填1个大学志愿,第二名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写1-4名大学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填写1-5个专业以及是否同意转专业。本科、专科提前获批的地方公费师范生平行志愿服务,“1个学院+1个专业+1个县(市)、区)"是1名志愿,每批12名志愿,无自愿调整。
2、国家专项计划本科审批、一批本科生、地方专项计划本科审批、第二批本科生与高职院校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服务:每批可填写1-12名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写1-5个专业及是否同意转专业。
3、各批次艺术类志愿设置按艺术类录取文件执行。
4、各批次体育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服务,“1机构+1专业”即1名志愿,每批12名志愿,无自愿调整。
5、组建**招收试点学员(简称“招收”)志愿,考生可填写1个大学志愿和1个专业志愿,海洋、空军征兵综合检查合格者可填报。
6、设立专项招生志愿(含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文工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生可填写1名高校志愿,每所大学可填写1-5个专业及是否同意转专业。取得相应资格的考生,您可以选择申请以上3个类别中的1个类别,不得同时申报。
7、志愿开设相应批次的民族预科班,考生可填写1个志愿。审核、已通过公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填表。
8、平行志原批次中,定向就业招生专业须填写相应批次规定的定向志愿栏目:在有第一选择的顺序志愿批次中,填写定向就业招生专业对应批次第一高校志愿栏。
定向研究生录取学生,报到入学前,应与培训学校及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填报面向**志愿的考生应在志愿填报截止日期后按要求提交面向**就业承诺书。填报地方公费师范生志愿的考生,报名时须按相关规定签署相关协议,报到时凭录取通知书和定向就业意向书报到。
1、准确定位:河南考生拿到**成绩后,首先要定位自己可以报哪些学校,主要是高校录取的数中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这三种数据对考生来说,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
2、合理安排院校梯度和顺序:在填报平行志原时,河南考生既要考虑“冲一冲”,也要考虑“稳一稳”,更要考虑“保一保”,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
3、尽量将平行志愿填满:由于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所院校,建议考生尽量将所有院校志愿填满,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
4、一定要填好保底院校志愿:平行志愿最大的风险是志愿填报过高,档案投不出去。
5、注意招生学校和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河南考生要注意如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不符合院校招生专业要求,考生不要填报。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入口官网,河南省普通高中登录入口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服务平台(河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报名)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服务平台?河南考生服务平台登录入口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填报?山东考生志愿填报要求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官网 河南美术高考网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官网?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 河南高考报名网址入口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入口(河南省普通高中登录入口)
- 12-30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入口?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591)
- 哈尔滨 (584)
- 不完美妈妈 (539)
- 历史 (473)
- 一直在身边 (333)
- 美好 (333)
- 文化 (270)
- 明朝 (268)
- 清朝 (248)
- 唐朝 (243)
- 三国 (206)
- 经济 (204)
- 曹操 (203)
- 政治 (203)
- 黑龙江 (179)
- 中国历史 (168)
- 熊猫宝来 (160)
- 刘备 (159)
- 汉朝 (155)
- 哈尔滨市 (153)
- 日本 (147)
- 哈市 (147)
- 恋爱 (146)
- 乾隆 (144)
- 诸葛亮 (142)
- 宋朝 (142)
- 交个朋友吧 (140)
- 春秋战国 (139)
- 史记 (138)
- 康熙 (137)
- 秦始皇 (133)
- 唐太宗 (133)
- 刘邦 (128)
- 河南 (128)
- 美女 (124)
- 黑龙江省 (123)
- 朱元璋 (122)
- 鉴剧大赏 (121)
- 北宋 (117)
- 三国演义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