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 / 正文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清明节和清明节是每年几月几日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清明节以及清明节是每年几月几日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清明节的时间和习俗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也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清明节5个传统习俗。
清明节作为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祭祖扫墓。古往今来,我们中国人都有在清明节扫墓的习惯,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总会赶在清明节前回到家乡故土,为祖宗先人扫墓祭祀。在祭祀扫墓时,一般都是先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一些新土,然后摆上供品,燃香祭奠,或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比如磕头、作揖等等,向祖宗先人说一说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后来又是如何妥善处理的,让先人不必惦念牵挂等等,表示对先人的关心和忆念。
清代诗人高鼎的诗里有这样一个意境,“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风筝古时被称为“纸鸢”。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跟祭祖有关,因为坟墓大都是在野外,往往会被杂草覆盖,有时候去祭祖找坟墓都要花费好长时间。于是就有人在坟头种植上四季常青的松柏,这样就会更加显眼了。后来就逐渐被人们效仿,也变成了一种习俗。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也能够强身健体。蹴鞠,就是现在**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清明踏青在山东极为普遍。临朐、滕州的儿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风筝。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哨声十分动听。有的地方,儿童仰脸大口呼气,据说可以泄内火。
这就是我了解的清明节的习俗了,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习俗呢?
二、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2.踏青❤️🩹💛
又**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戴柳栽柳❤️🩹💛
在过去,清明还有一个讲究,一般是妇女或者儿童把柳条编成环状戴在头上,好表示对逝者的敬意,也是借着“柳”字对心灵的一种慰藉。除了这些,在京郊有些地方还讲究清明前后种杨柳。这也应了那句谚语:“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5.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树桠枝为架,拴上彩带,后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6.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
三、什么时候清明节
1、清明节是今年的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5日居多。因为它是定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后的十五天,所以不是固定在阳历4月5日,也不是以农历来决定的。如去年的清明节是农历的二月廿七日,而今年的清明节就是农历的三月初八日了。
2、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3、《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4、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5、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6、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赏所有跟随他**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7、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8、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9、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10、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11、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12、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13、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14、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OK,关于清明节和清明节是每年几月几日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
- 下一篇:清明节(清明节是什么节日)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2-26清明节(清明节是什么节日)
- 12-26清明节(清明节是每年几月几日)
- 12-26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短
- 12-26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清明节英语作文视频
- 12-26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9~12岁儿童画清明节
- 12-26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一二三年级的清明节图画
- 12-26清明节手抄报?1~2年级手抄报简单
- 12-26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手抄报英语
- 12-26清明节放假安排最新 清明放假
- 12-26清明节放假安排最新,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591)
- 哈尔滨 (584)
- 不完美妈妈 (539)
- 历史 (473)
- 一直在身边 (333)
- 美好 (333)
- 文化 (270)
- 明朝 (268)
- 清朝 (248)
- 唐朝 (243)
- 三国 (206)
- 经济 (204)
- 曹操 (203)
- 政治 (203)
- 黑龙江 (179)
- 中国历史 (168)
- 熊猫宝来 (160)
- 刘备 (159)
- 汉朝 (155)
- 哈尔滨市 (153)
- 日本 (147)
- 哈市 (147)
- 恋爱 (146)
- 乾隆 (144)
- 诸葛亮 (142)
- 宋朝 (142)
- 交个朋友吧 (140)
- 春秋战国 (139)
- 史记 (138)
- 康熙 (137)
- 秦始皇 (133)
- 唐太宗 (133)
- 刘邦 (128)
- 河南 (128)
- 美女 (124)
- 黑龙江省 (123)
- 朱元璋 (122)
- 鉴剧大赏 (121)
- 北宋 (117)
- 三国演义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