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网

首页 > 考试 / 正文

辽宁大学太黑暗了?辽宁省内大学排名

网络整理 2023-12-09 考试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辽宁大学太黑暗了,辽宁省内大学排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经验分享
  2. 辽宁青年作家苗强
  3. 大连交通大学怎么样

一、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经验分享

**就像在一个黑暗的房间洗衣服,不到天亮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洗干净。天亮以后,你会发现有的人是用洗衣机在洗,有的人甚至没放洗衣粉,所以在一切未知面前,你能做的只有拼尽全力,然后等待天亮的那一刻。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吧,2020年成功上岸辽大新传专硕,初试成绩392分,最后总成绩第八名,复习时间是从2019年8月底开始,到初试结束大概是三个半月的复习时间,这边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一些复习心得以及走过的弯路都分享给大家。

我本科读的专业是新闻学,大学期间去央媒实习过一年多,这段经历让我对于这个专业的热爱又加深了一些,再加上当年**失利没有去到自己想要去的学校,种种因素作用下我决定**,在经过一系列纠结的选择以后,最终我决定考辽宁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

因为高中是文科生的原因,所以我对于**的学习过程比较轻松。(**成绩是77分)但是我的英语可以说是非!常!差!具体差到什么地步呢?我的英语四级考试考了三次才通过所以在英语的学习方面我要分享给大家的方法可能比较适用于和我一样英语基础比较弱的同学。(英语成绩70分)

因为我的本科专业是新闻学,所以在专业课方面稍微有一点知识储备(只有一点点),但是这一点点的知识储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因为跨学校**,所以我本科学过的课本和辽大新传的**规定书目基本是不一样的,所以四舍五入我的专业课相当于是从零开始。因此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方面我还是有很多经验想要分享给大家的。(专业课总成绩245分)

因为辽大新传考的是英语二,相比英语一是稍微简单一些的,但由于我个人基础很差,所以我在复习前期每天分给英语的时间是最多的,大概占每天复习总体时间的一半。我的英语复习主要集中在单词和真题两个方面,所以购买的复习资料很简单,只有老蒋的真题书和刘一男老师的1575单词课。

我当时打印了两份1575的单词表,一份用来上课记笔记,一份用来自测,刘一男老师的1575单词课基本上一个星期多一点就能看完,剩下的时间就是用那份空白的单词表来自测。总之每天大概抽出30分钟的时间去复习单词就可以了~

不同于许多考英语二的同学,我在英语复习的时候完全没有看任何英语一的题目,只做了英语二的真题,大概每套题做了四遍左右。而且我没有留真题用来后期模拟,所以基本**中旬,英语二的全部真题就模拟完第一遍了(除作文以外的客观题)。这个时候我整理了第一遍模拟过程当中客观题的答题情况,比如哪些地方做错了,为什么做错等等。

做完了第一遍,后边的内容就会容易很多。尤其是在第二遍重新做题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有些知识点对你来讲已经不那么陌生了,所以第二遍的模拟大概是在十一月初完成的。做完两遍模拟以后,我把阅读题的部分分成了不同的几类题型(这部分分类在老蒋的书里有讲到,我是按照他的方法分类的),然后按照题型先去做那些你两遍都做错的题,做完以后再去做你做错一遍的题,因为已经做过两遍真题了,所以这个过程是比较轻松的,而且用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也从之前的二分之一变成了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这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中旬,因为对真题的熟悉程度已经很高了,再模拟是没多大意义的,因此我选择每天看一年的真题,从中找自己不认识或者还不熟悉的单词,然后记下来。这一遍的复习对我们完形填空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我的英语冲刺阶段来的比较晚,大概是在十一月底,这个时候我开始看作文课并且整理作文模板,我选择的作文课是新东方潘赟老师的课,个人认为她讲写作思路的部分讲的还是很好的,尤其是大作文的部分。

冲刺阶段除了作文以外,还是要继续练习题目的,因为要保持做题的手感,所以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模拟题,我当时选择的是老蒋的两套模拟题,做完之后对了答案但是没有深入去分析,因为毕竟不是真题,所以我个人觉得分析的意义不大。

在2020年**的前几天,我看了老蒋冲刺课程里边的作文讲解(具体叫什么课我已经忘了),很幸运的是那节课中他讲解的小作文和考试的小作文很类似,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看。(不过押中题的概率很小,所以平时的练习和积累才是最重要的)

**是我在**的过程中最喜欢的一门科目,所以每天到复习**的时候我都会很开心。我**复习主要购买的资料有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八套卷、**书,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以及余峰老师的**卷。

由于**的内容比较多,自己看的话还是很乱的,所以我选择一边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一边在核心考案上划重点,每看完一章就做相对应章节的1000题。(第一遍做1000题的时候尽量把答案写在专门的纸上,不要写在书上,每次做完以后把做错的题在1000题中划出来即可)

整体看完强化班课程并且做完1000题第一遍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底了,这个时候我又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做第一遍1000题中的错误部分,这次就可以直接在1000题的书上做了。

**的冲刺复习主要是刷各种模拟卷和背**大题。选择题方面我主要是刷题,当时把徐涛八套卷刷了三遍,肖秀荣八套卷刷了四遍,肖秀荣四套卷刷了四遍;**大题说来惭愧,我其实是没有背下来任何一位老师的**的,因为到后期要背的内容太多,实在是没有时间,好在我的选择题部分复习的还不错,所以最后**的整体成绩还可以。

我们的专业课分为334和440两个科目,每个科目分别对应几本规定书目,因此在复习之前首先要看看近几年真题,分析一下每本书在真题当中的比重从而更好地去复习~这里我要跟大家强调的是,因为我本人很不擅长背书,所以我的经验会比较适合那些不是很擅长背书的同学。尤其是我们去年在备考到九月中下旬的时候突然加了三本书,根本没有时间去全部背诵,哪怕直接去背笔记时间都是非常紧张的。而且我在专业课的复习中发现背书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别杠,杠就是你对)专业课参考书目,每本书每个阶段复习情况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

马工程版的《广告学概论》(这是去年新换的书),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中国经典广告案例评析》,《引爆社群》,方汉奇版本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版本的《外国新闻史导论》,《传播学教程》

复习情况:在七月之前建立好每本书的框架,做好每本书的笔记,八月后开始一轮背书,建议两三本书一起背,交叉起来背。《传播学教程》、《新闻理论十讲》、《广告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是重点,《外国新闻史导论》次之,《中国经典广告案例评析》、《引爆社群》阅读了解即可。

文科因为内容很杂,涉及面很广,所以对于不同类别的内容的学习一定要建立框架,背书和做题都要有框架感。‍

看书+结合真题+整理框架。这部分工作主要是在帮助我们打基础,让我们对于整本书以及它的框架和考察重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像是《传播学教程》《新闻理论十讲》这类经典的书目最好分析全部年份的真题,整体上去把握常考点和重难点。

同时这个时期要开始实务部分的训练,自己练习写消息、评论和稿评,写完以后最好去找本专业的学长学姐帮你批改,次批改完以后把存在的问题记下来。这样反复训练几次实务部分基本上问题不会太大。

去年我在这部分的复习时间大概是从十月中下旬到十一月中旬的一个月,如果你开始的比较早的话时间会更多,有很多同学暑假就开始背诵了~这段复习时间我们需要对于重点书目进行反复的熟悉(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我实在背不下来,如果能背下来的话就直接背诵),也就是看着你整理的框架和总结的重点去反复地背诵笔记。

同时实务的部分最好能够保证一周或者两周左右练习一篇到两篇,保持手感。

另外这个时期可以适当地积累一些热点,但是不需要去背诵。

专业课的冲刺复习给大家的建议是: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模拟考试!这个时期一定要模拟考试,因为模拟考试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目前的的状况以及查漏补缺的作用非常大,同时模拟考试还可以帮助我们练习答题的结构、速度、字体等等方面…大概模拟三次左右,就能够解决你答题的时候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并且我当时每次模拟考试结束之后学习都会很努力,因为模拟考试暴露出的自身问题真的很多,会让我很有危机感。

在模拟的同时我们要继续去复习我们欠缺部分的知识,把完全不会的知识点搞会,把不够熟悉的知识点搞熟。

同时这个时期就可以开始整理背诵热点专题了,大家可以买传播学小王子,也可以买其他机构出的热点书。我当时买的是新传土拨鼠的每月热点报告,然后按照它当中整理出来的专题加入了我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了一部分热点内容的答题点,虽然没有背下来但是因为是自己整理的所以熟悉程度会很高,做到相关题目的时候基本能够应用到答题中。

(1)2021年复试分数线为372分,60人进入复试,复试录取比例为1:1.2。

(2)第一,抓紧时间准备,从知道分数且有一定把握能够进入复试开始准备。第二,英语尽可能多的整理一些基础问答,多练习。第三,专业课一定要回顾之前的知识,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第四,在考试之前一定要进行2到3次的模拟。平时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小动作,及时改正。模拟可以和同学甚至是陌生人一起练习,掌握答题节奏,克服面试的恐惧、紧张和尴尬。

(3)辽大新传专硕复试涉及面很广,涉及到专业课、英语、**和文史哲的学习。其中文史哲内容涵盖面极广,包括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外历史和哲学问题。专业课的复习就是回顾初试的参考书目和进行当下热点的整理。如果时间比较紧凑的话,可以先着重复习专业课,时间宽裕建议尽可能多得复习一些文史哲知识,当然想全部复习到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尽量复习到。复试难度中等。复试过程包括政审、英语问答和抽题(专业课或者文史哲)。首先,政审不计入分数。其次,英语问答都是相对基础的日常问题,但是也会有少量的涉及到新传专业知识的问题,比如用英语解释新闻的特点。最后,每人抽一道题,老师会根据你的作答,继续提问几个问题。‍

1.**期间崩溃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过度责怪自己。实在学不下去的时候看一部电影,吃一顿火锅、烧烤、炸鸡,出去玩一圈都是可以的,放松以后学习的状态会更好。

2.未必每个人都需要研友,有的时候一个人反而效率更高;当然如果你能够和你的研友共同进步那是再好不过的。

3.不要过于迷信有些公众号宣传的**必须很辛苦,也不用非要早起或者每天十几小时,更不用因为别人的进度而影响你自己,保持你的复习节奏才是最重要的。

4.力战者,天酬!你终将成为研究生~

最后就祝大家万事胜意,成功上岸!

二、辽宁青年作家苗强

苗强(1964—2004):生于沈阳,1994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美学专业硕士学位,先后在辽宁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任教。上大学时开始诗歌创作。1999年3月31日突发脑出血,开颅手术挽救了他的生命,但却失语失忆,半身瘫痪。医生最乐观的宣判是:经过两三年的恢复,可能会借助手势表达一些简单意思。想不到发病后的第四个月,苗强便慢慢有了记忆。妻子买来看图识字的书、卡片,从汉语拼音开始,一个字一个字教他发音写字。一年零八个月后,苗强奇迹般恢复了创作,诗歌“成了每天的功课”,写作成了他的精神体**。通过顽强的运思锻炼,他逐渐恢复了记忆和语言能力,并以每周一至两首的速度,完成了102首十四行诗,这就是后来结集出版的《沉重的睡眠》。

诗集出版后,苗强又开始写作长篇小说《朱某本纪》。小说快完成时,又一次脑出血击倒了他,苗强倒在电脑前再没有醒来。2004年7月中旬,由中国新诗学会创设的“艾青诗歌奖”首届评选揭晓,在六部获奖作品中,苗强的《沉重的睡眠》以最高票数位列榜首。

首届“艾青诗歌奖”颁奖词(2004):

苗强诗集《沉重的睡眠》是生命的奇迹,也是诗的奇迹,他在瘫痪和严重失语失忆后,用诗的语言呼唤感觉,呼唤生命的灵性,以神启般的智慧与世界对话。语言的神骏从时间深处奔驰而来,与他的生命相遇,从而生动地证明语言是感觉方式而不是逻辑方式,是生命美丽的自我发生。他的语言纯净而安恬、质朴而自然。这位富有才华的诗人和青年美学家,以不满40岁的英年溘然长逝,给中国诗坛留下一部感人肺腑的生命绝唱。

一开始就下着雪地老天荒没完没了

去告诉那远方的人那患有怀乡病的人

告诉他雪的消息不幸的消息我躲在

雪仍旧下着相必落在他风尘仆仆的身上

他的眼睛和我躲在窗后的眼睛一样迷茫

这时候有个邮差上路了(这个邮差是我)

去告知那患有怀乡病的人(患有怀乡病的人是我)

从北美到南美我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

在德国读哲学听音乐在斯德哥尔摩

我总是新潮澎湃像一个没有祖国的人

他们对世界的阐释因此毫无意义疾病

在我身上开展了一种虚无主义的运动

矜持而冷漠像两条相忘于**的鱼

五/一座二十五层高楼也没什么了不起

一座二十五层高楼也没什么了不起

惊叹它如此神速地挡住这一片阳光

什么也看不见但他的歌声能穿透一切

在这个冬天我没有阳光但我得感谢

这巴别塔建筑的阴影里一个悲剧诞生了

它过去是水泥和砖现在是有阴影的

高楼将来时瓦砾作为物质它将永存

他不是天上的星宿而是地上的石头

飞跃医院倾斜的屋顶不会走路的白杨

如果我就此睡去只有短暂的痛苦但是

在没有通晓人生之前死亡又有什么意义

谁能象那些成熟的果实心满意足地

我们却念念不忘死亡它让我们止步

只是一片确定的黑暗黑中之黑再无其他

在这黑暗的映照下谁又能通晓这人生

比如我的呼吸有一种隐约的希望气息

从阴暗的绞刑架走出目露晦涩的光芒

八/我和影子武士偷偷地站在战场上

不知从哪儿来的一个人在火海里奔跑

他是个沉默的人只剩下发黑的骷髅

仍然在火海里奔跑他甚至没有痛苦

我躺在病床上兴奋地从睡梦中醒来

我看到了以后的生活甚至我的死亡

那是一种岁月在我身上静静消逝的

她把目光转向别处因为她爱美好的

是“一个难以计数的无穷尽的事物”

她的苦难使她在存在面前应付自如

事实上他被某种无限的观念所驱使

他眯着眼真像个老练的旅行家的样子

二十七/错综复杂的血管构成了一座

去另一个战场我渴望看到自己的鲜血

一百/我曾经被语言流放到一个偏僻的

留下零乱的羽毛而现实中只有一群

骨瘦如柴的麻雀正吃着秋天的草籽

就像一群农民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着春耕

春耕的土地翅膀像庄稼一样迅速地生长

三、大连交通大学怎么样

1、大连交通大学挺好的。学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共建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

2、截至2021年11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68人,其中教授169人、副教授32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90%。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人。

4、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连交通大学

关于辽宁大学太黑暗了和辽宁省内大学排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