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 / 正文
大家好,关于英语四级怎么算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4级听力分数怎么分配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英语四级多少分满分多少分及格
四级分值明细:总分值为710分,作文部分和翻译部分各占试卷的15%,各为106.5分;听力部分和阅读部分各占35%,各为248.5分。另外,四级考试及格线为425分。
大学英语四级425分(含425分)以上可报考六级,所以大家普遍认为**的合格线为425分,满分是710分,550分以上者可报名参加口语考试。有的学校也规定英语四级过425分之后才能颁发**。但现在有的学校已取消了四级成绩与**挂钩。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简称,CET-4,是由**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英语考试由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考试标准化设计组”)设计、组织、管理和实施。英语四级每年举行两次,报名时间为每年的6月和12月。
英语四级的题型分布、占比,以及分数以及考试时长:
1、写作部分,短文写作15%, 106.5分,考试时长30分钟。
2、听力理解:占全试卷35%,248.5分,包括3段短篇新闻7%,2篇长对话8%,3个听力篇章20%,听力考试时长300分钟。
3、阅读部分总分:248.5分。包括5%的选词填空(词汇理解),每道小题3.55分(3.5510= 35.5)。10%的长篇阅读,每道小题7.1分(7.1 10= 71)。仔细阅读20%,每题14.2分(14.2*10= 142)。考试持续40分钟。
4、翻译部分:翻译部分15% 106.5分,汉译英段落翻译15%,考试时长30分钟。
二、英语四级分数怎么算
1、英语四级怎么算分:不同部分的分数乘以百分比然后相加即可。英语四级考试算分时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写作;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综合题。其中写作的的分数占总分的15%,听力理解的分数占总分的35%,阅读理解的分数占总分的35%,翻译分数占总分15%。
2、其中,听力理解部分包括短片新闻(7%),长对话(8%),听力篇章(20%);阅读理解部分包括词汇理解(5%),长篇阅读(10%),仔细阅读(20%)。
3、**考委会公布了一张对照表,考生根据对照表就可以算出自己的得分,具体方法如下。
4、英语四级考试满分710分,而每一部分的满分按照71来算,考生在此部分所得的分数乘以10再乘以此部分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就是在第一段中提及的比例,这样算下来就得到考生在该项的分数,其他几部分都是按照这样的算法,
5、然后加起来就可以得到自己英语四级考试到底得了多少分。但是这张对照表只能起一个参考的作用,也就是说你最后所得的分数可能和你自己计算的分数有误差,高分的考生最后所得的分数和计算所得到的分数是很相近的,
6、然而,低分的考生要是想通过自己计算来看自己是否能够通过考试,是不大可能的。
三、英语四级怎么算分的
四级考试中,总分100,但是最后要将这100分试卷的得分按相应的比例折合到710分,比如你总分考60,也就是60%,那么你的四级成绩为0.6*710=426分。赋分就是根据每个部分的比例计算总分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考试院(原**考试中心)主持和实施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是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其目的是促进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提高中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服务。
考试的主要对象是根据教育大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1987年正式实施。
国家**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1993年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负责设计、组织、管理与实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每年考试过后8月份或9月份公布成绩并颁发成绩单,根据**规定**考试不设置及格线,四级425分(含425分)以上可以报考六级,所以大家普遍认为**的合格线为425分。英语**的分数是排位分,没有总分。报名时间CET全国英语**考试的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份、12月份(每年时间略有不同)。
**考试采用“多卷多题”的形式进行,即每个考场采用三套不同的试卷,仅听力部分使用相同试题。此举的目的在于使考试更加公平,更加合理。
由国家**任命成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考试委员会由全国若干重点大学的有关教授和专家组成,设顾问二人,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咨询委员会委员各若干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学术上、组织上对大学英语考试负责。部分考务工作由“**考试中心”负责。考试委员会设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
全国各地收费标准各不相同。具体收费标准咨询所在学校。
四、英语四级听力分怎么算
关于英语四级听力分数的算法,如下:
英语四级听力部分总分为248.5分,听力部分占整套试题的35%,除听力篇章外每个题都是7.1分:短篇新闻7%共7小题,每小题7.1分;长对话8%8个题目每小题7.1分;听力篇章20%共10个小题,每小题14.2分。(时间:25分钟。在这部分你要达到149分为及格,需要做对14个左右。)
1、听什么就选什么:视听一致,边听边选,一一对应。
2、顺序原则:注意题目和文章的考点有先后顺序对应的关系。
3、解释原则:针对超纲的重要单词,如果是考点,后面会给出具体的解释。比如,03年9月份passage2,开头单词graffiti。,
4、转折和对比原则:转折典型词汇:如**ut,however,nevertheless,while,in fact等等。对比典型词汇:如compared to,unlike,instead,in contract to等等。
5、因果原则:听短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那些含有因果关系的词或者概念。因果原则细分原因类和结果类的表达。As a result;since,due to;**ecause of;
6、开头原则:开头往往考到主题词以及主题句。
7、结尾原则:在文章到最后的时刻和问题开始读的时刻中间会有一定时间的停顿。这个停顿相当重要,使得我们明确文章结束以及最后说的什么。结尾往往考文章结或者主题。
8、人名原则:无论是不是名人,都要关注人物的身份以及地位、贡献。
五、四级考试成绩是怎么算分的
四级考试是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必须参加的英语水平考试之一。在四级考试中获得一定的分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非常重要。以下是四级考试成绩赋分规则的介绍。
四级考试成绩赋分规则如下。总分为710分,听力占15%,阅读占30%,写作占25%,翻译占30%。如果分数为整数,将自动向下舍入0.5个分数。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学生得了65.4分,他的成绩将被舍入到65分。
总分710分。考生必须获得总分超过425分,才能算通过。而且,如果每一部分得分低于30分,则该部分成绩无效,即总分将被减去该部分的得分。也就是说,四级阅读和写作两部分都不再是填鸭式的,而逐渐变得更注重思维、批判和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如果考试当天听力测试的音质或其他任何问题导致考生受到了影响,考生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请求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调整仅适用于听力考试部分。
关于英语四级怎么算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2-01英语四级怎么报名?学校不让报四级,能偷偷报名吗
- 12-01英语四级怎么算分(4级听力分数怎么分配)
- 12-01英语四级怎么算分(英语四级赋分)
- 12-01英语四级怎么考(社会人士怎么考四六级)
- 12-01英语四级怎么考?四级考试咋考
- 12-01英语四级怎么过零基础,英语二考不过怎么办
- 12-01英语四级怎么过零基础,英语四级有必要买网课吗
- 12-01英语四级成绩 四级英语分数查询
- 12-01英语四级成绩 英语四级成绩怎么查以前的分数
- 12-01英语四级成绩什么时候公布(英语四六级成绩公布时间)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入口 英语四级成绩查询6月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入口官网?四六级成绩怎么查往年的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入口官网?英语四级查分入口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入口?手机怎么查往届四六级成绩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官方入口,四级查询官网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官方入口?英语四级成绩公布时间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CET4成绩查询入口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官网入口?四六级成绩查询官网入口2023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官网?怎么查自己的六级成绩
- 12-01英语四级成绩查询官网?怎么查英语4级成绩
- 网站分类
- 标签列表
-
- 我在宫里做厨师 (591)
- 哈尔滨 (584)
- 不完美妈妈 (539)
- 历史 (473)
- 一直在身边 (333)
- 美好 (333)
- 文化 (270)
- 明朝 (268)
- 清朝 (248)
- 唐朝 (243)
- 三国 (206)
- 经济 (204)
- 曹操 (203)
- 政治 (203)
- 黑龙江 (179)
- 中国历史 (168)
- 熊猫宝来 (160)
- 刘备 (159)
- 汉朝 (155)
- 哈尔滨市 (153)
- 日本 (147)
- 哈市 (147)
- 恋爱 (146)
- 乾隆 (144)
- 诸葛亮 (142)
- 宋朝 (142)
- 交个朋友吧 (140)
- 春秋战国 (139)
- 史记 (138)
- 康熙 (137)
- 秦始皇 (133)
- 唐太宗 (133)
- 刘邦 (128)
- 河南 (128)
- 美女 (124)
- 黑龙江省 (123)
- 朱元璋 (122)
- 鉴剧大赏 (121)
- 北宋 (117)
- 三国演义 (115)